1951年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某部的一次转移过程中忽然发现5名女兵失踪。首长

1951年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某部的一次转移过程中忽然发现5名女兵失踪。首长十分焦急。立即组织了大搜寻,但怎么都没有结果。

说起抗美援朝那段日子,1951年正好是战事最胶着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没多久,就跟联合国军,尤其是美军,展开了拉锯战。那年冬天特别冷,部队在山里头转移,路滑得不成样子,很多人冻伤不说,还得提防空袭和地面敌情。志愿军里头不光有男兵,还有不少女同志,她们多在后勤、医疗和文工队干活儿,负责照顾伤员、宣传鼓劲啥的。这些女兵平时训练也硬,战场上不比男兵差,扛着装备跟上大队是常态。那个年代,部队转移往往是夜里行动,白天藏起来,避开敌机轰炸。联合国军有飞机坦克,志愿军靠步行和机智周旋,伤亡不小,但士气一直高。说白了,这场仗打的是保家卫国,大家心里头都明白,咬牙坚持。

其实呢,志愿军某部那次转移,本来是为了调整阵地,避开美军的主攻方向。部队拉成一长串,前面是主力,后面跟伤员和后勤。女兵们就在队尾帮忙抬担架、包扎伤口啥的。行军中忽然点人数,少了五个女同志,首长当时就急了眼,这可不是小事儿,战场上失踪多半凶多吉少。立马停下队伍,组织人手搜寻,分成几组沿路找,喊名字、打信号啥都用了,可就是没影儿。搜了半天,天都亮了,还是一无所获。首长也没辙,只能上报,继续转移,但心里头肯定堵得慌。那些女兵平时表现好,部队里头谁不认识,丢了这么几个,影响不小。

话说回来,这五个女兵叫王文慧、孙娜娜、李毅力、张兰、王招娣。她们仨是卫生队的,王文慧是教导员,王招娣和张兰是卫生员,另外俩是文工队的,孙娜娜和李毅力。战场上她们负责护送伤员撤退,那天敌军追得紧,为了让大部队安全脱身,她们选择掉队,主动吸引火力。结果被美军围堵,退到一个山洞里头。本来打算死守不降,可洞里头还有个朝鲜孕妇,已经要生了,羊水都破了。两个卫生员就上手帮忙接生,接下一个女婴。情况紧急,她们没法子,只能想办法保住这母女俩。

孙娜娜懂点英语,就跟外头美军喊话,说投降,但得保证朝鲜母女安全。美军那边乐坏了,以为抓到活的志愿军女兵,能拿来宣传,效果顶得上打掉几个师。赶紧同意,还派了个随军女记者叫玛丽进去谈。谈完后,玛丽安排人把朝鲜母女送走安置,五个人这才出来。美军围上来,准备拍照录像啥的。没想到,就在那一刻,五个人同时拉了手榴弹,同归于尽,好些美军士兵也跟着没了。

事儿发生后,美军封锁消息,不让玛丽对外说。志愿军那边一直把她们列为失踪,搜了半天没结果,也就不了了之。抗美援朝打完,统计失踪人员有好几万,这五个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大家都以为她们阵亡或被俘了。时间一晃,50年过去,到2001年,玛丽年纪大了,带着当年那个女婴——现在叫爱华的女人——来中国,讲出整件事儿真相。原来玛丽一直记着这事儿,良心过不去,终于忍不住说了。爱华是朝鲜人,长大后知道自己命是志愿军救的,也想来感谢。

这个故事传开后,大家才知道五位女战士的名字和她们干了啥。说实话,那时候战场上类似事儿不少,志愿军战士宁死不屈的例子一抓一大把,但这几个女同志的举动特别让人动容。她们不光保了伤员,还救了朝鲜老百姓,最后用生命换了敌人的命。美军那边,本想拿俘虏宣传,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宣传不成反倒丢人。玛丽后来画了五张肖像画,送给中国方面,作为见证。事儿曝光,国内很多人感动,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不张扬,就那么实实在在。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