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邓颖超腰部扭伤,用了很多办法都不管用,周总理只好请一位女中医来看病,

1955年,邓颖超腰部扭伤,用了很多办法都不管用,周总理只好请一位女中医来看病,没想到她轻轻一捏,邓颖超的腰就好了!

罗有明出生在1904年的河南夏邑县罗楼村,那地方是个典型的农村家庭,罗家祖上几代人靠正骨手艺吃饭,已经传了四代了。本来家规是只传男不传女,可罗家这一代没男孩,奶奶陈氏一看不行啊,得破例,就从罗有明三岁起开始教她摸骨认穴。罗有明小时候就聪明,学得快,十二岁那年村里有个壮汉被牛撞伤盆骨,大家都觉得废了,她上手一试,骨头复位,汉子居然能走了。从那以后,周边人都知道这个小丫头有本事,慢慢的名声就传开了。

后来,罗有明嫁人,随丈夫王治忠迁到北京双桥镇,住窑洞那种简陋地方。1948年左右,北京解放前,她白天照顾伤病的丈夫,晚上还偷偷去部队医院帮伤员正骨。有次被警卫抓到,她机灵地说捉老鼠,第二天一堆人找她看病。就这么着,她用祖传的手法帮了不少人,日子虽苦,但医术越来越精。1955年的时候,北京城里邓颖超腰扭伤了,疼得下不了床,好多医生试了各种法子,针灸啊,吃药啊,按摩啊,都不管用。周总理着急,就派人去双桥镇请罗有明。她一来,用手一摸,一顶,邓颖超的腰就好了。周总理高兴坏了,给她起名“罗有明”,她说叫“有明”就行,心里亮堂就好。这事儿让她在北京彻底出名了,从“双桥老太太”变成了大家公认的正骨高手。

其实罗有明的医术不光是治腰伤,她一辈子帮了无数人。1970年代,有个东南亚国家的外长车祸瘫了半年,专机送到北京,罗有明围着床转几圈,一脚踢在腰上,外长叫了一声,居然能站起来了。外媒都炸锅了,报道说中国老太太一脚踢活瘫痪政要。日本医疗团扛着钱来请她去东京开诊所,她把支票叠成纸飞机扔了,说俺的脚只踢病,不踢钱。徐悲鸿送她画马图,她退回去,说画上的马能耕地不?齐白石赠虾画,她说不如送筐真虾给伤员补身子。这些事儿听着接地气,她就是这么实诚,不爱虚的。

1983年,李先念腰伤犯了,出访前直不起身,罗有明两分钟搞定,他当场批了30万给她建医院。她选址在菜市场隔壁,说老百姓看病买完菜就能来。医院建起来,挂号费就五毛钱,候诊区还放玉米面窝头,穷人饿肚子来看病,能垫一口。罗有明一辈子就这样,治富人穷人一个样,不收多余的钱。1998年,她把祖传300年的续断接骨金圣丹秘方捐了出去,成了奥运健儿的疗伤药。七十岁开始收徒,连外国人金发碧眼的都来磕头学,她立规矩,先背《大医精诚》,强调医德,得平等对待病人。

罗有明活到105岁,2008年10月11日在睡梦中走了。追悼会上,老兵们拄拐杖排长龙,有人喊着还想叫她奶奶一百年。卫健委清点遗产,她住的平房才12平米,存折上就362.8元。现在她的铜像旁,总有人放新鲜窝头,说这是老百姓的规矩,给活菩萨上供,不烧香不磕头,就放点实在吃食。她生前最烦虚头巴脑,就爱啃玉米面饼子就咸菜。

罗有明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中医正骨的传承。她打破家规学艺,又打破不外传的规矩,办班教了4000多弟子,包括朝鲜、德国、日本的医生。她的罗氏正骨法,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是全靠手摸诊断治疗,不用手术,简单有效。罗家从河南农村传到北京,靠的就是这手艺帮人脱苦。她一辈子没享什么福,窑洞住到平房,钱都花在病人身上。想想看,现在医疗这么发达,可她的方法还活着,医院还在双桥,弟子们继续用。罗有明不光是医生,还是个榜样,告诉大家医术得为老百姓服务,别总想着名利。

罗有明走后,弟子们继续她的路。像罗辉、罗建平,他们开诊所,办培训,把罗氏正骨推向世界。国家卫健委认可她的遗产,列为非遗项目。她的平房虽小,但存折那点钱,显示她一生清贫。老百姓放窝头,不是迷信,是感激。她帮过的伤员、病人,多得数不清。东南亚外长那事儿,外媒报道后,国际上都知道中国有这种民间高手。日本团队请她,她不去,说明她心系国内。捐秘方给奥运,是她对体育的贡献,赵蕊蕊那种伤员,用了她的药。罗有明的一生,就是中医正骨的活教材。

最后,罗有明的故事,让人感慨中医的博大。從小破例学艺,到老年广收弟子,她把家传变成国宝。1955年治邓颖超,只是起点,后面的建医院、捐方子、教徒弟,才是高潮。她没留多少钱财,但留下的医术和精神,惠及后世。双桥老太太这个称呼,亲切中带着敬意,代表老百姓对她的认可。她的铜像旁,窝头常年不断,这就是民间传承。

0 阅读:41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