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水织新脉,慧灌兴农途】曲园学子三下乡 曲阜师范大学 三下乡 暑假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
农业农村部在“十四五”节水规划中提出,要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构建农业节水增效五大制度,重点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快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为深入了解黄河下游智慧农业与节水灌溉技术的的实际发展状况,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0日--7月12日前往菏泽、聊城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在黄河下游的典型城市捕捉到了数智节水新图景。
进行走访调研前,“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伍进行了充足的准备。队长韩珺浠详细讲解了关于线路规划、队员分工、问卷使用等方面的相关问题。随后具体介绍了如何科学有效地收集问卷数据。并重点强调了社会实践外出安全问题,组织全体实践队员在安全承诺书上签字,以确保本次暑假社会实践顺利高效开展。
节水账本,生态经济双赢
2025年7月10日,实践队伍抵达菏泽市戚姬寺村,对当地现代化农业与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在定陶区南王店镇,种粮大户闫德彬提到:“用了滴灌带后,省水量十分可观,省下的水费不说,作物长得更均匀了,增产也有盼头!”节水技术的推广,正悄然改变着农业用水逻辑。据当地农业部门调查,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覆盖率提升,农业年节水量也随之大幅增多—这不仅是农民口袋的增收,更是对黄河水资源的郑重承诺,为“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刚性约束提供了可行路径。
政策春风,智慧吹拂农田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始终贯穿引黄灌区节水变革的宏大背景下,实践队成员们在菏泽、聊城两地展开为期三天的集中调研,深入了解当地节水灌溉与数智农业的发展状况。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镇长告诉实践队队员,“在《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对农业节水的细致部署下,本地节水灌溉农业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滴灌设备覆盖率相比之前大幅提高,但在推广过程中资金与技术支持缺乏的问题也屡见不鲜”。在镇长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也亲自到达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农田中,参观了滴灌设施及其配套节水管道,真正体会到黄店镇节水农业的蓬勃发展。
新农崛起,智慧引领农业
2025年7月12日,在聊城市金郝庄镇西张村书记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当地的粮食现代化种植示范基地,该基地均为现代化高标准农田,配备有齐全的数字化农业设施,其中以智能网络操控喷灌设备为代表,对当地智慧农业与节水农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新农人正成为智慧节水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技术落地的关键推手。村书记坦言:“技术推广最大的难点是转变观念。要让农民真正相信,高科技浇地不是花架子,而是实打实能省钱、增产、护好黄河水的真本事。”
实地调研结束后,实践队迅速进行稿件撰写与报告整理工作,将走访与调查成果转化为推动黄灌区农业发展的实际动力,此次调研让每位队员深刻认识到了节水灌溉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重要作用,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具体案例,节水灌溉技术在黄河下游得到初步推广,但仍面临着资金不足与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节水规划的引领下,引黄灌区的智慧农业正逐步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然而,要实现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政府与农户共同努力,我们也应积极向农户宣传节水灌溉技术,助力智慧农业的发展。这场由数据驱动的灌溉变革,正重塑着黄河下游的农业图景--让每一滴黄河水都带着智慧奔向根系,让千年农耕在数字脉动中迈向高效与可持续的明天。(通讯员 穆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