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说纣王荒淫,纣王却只有一个儿子,文王却有100个儿子,谁更荒淫无度?只有一种解释,纣王是历史上被黑的最狠的帝王,没有之一。 都说纣王荒淫,可翻遍史料,有名有姓的儿子就仨(武庚、殷郊、殷洪,后两者多见于演义)。反观被捧上神坛的周文王姬昌,民间传说他有100个儿子。100个!这火力也太猛了点吧?就算其中一个是干儿子雷震子,那也还有99个亲生的。 当然,咱得讲科学。周文王一百个儿子这事儿,其实是个流传了上千年的“梗”。它主要来自《诗经》里的两句话,一句是“本支百世”,说的是子孙后代延绵不绝;另一句是夸他老婆大姒,“则百斯男”,意思是生了好多儿子。古时候的“百”字,很多时候是“多”的概数,不是精准的100。后人一传十,十传百,加上明代小说《封神演义》那么一渲染,文王就成了“百子之父”。 实际上,历史有记载的,文王儿子也就十几个,真不算夸张。 但你别说,历史上真有能生一百多个的猛人。比如汉朝的中山靖王刘胜,就是刘备认的那个老祖宗,《汉书》白纸黑字写着:“有子百二十余人”。还有北燕的开国皇帝冯跋,正史说他“有子百余人”,关键人家还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一边996搞事业,一边还能高效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这精力管理,服不服? 所以你看,拿生孩子的数量去定义一个君王是否贤明,这事儿本身就不靠谱。 那问题来了,既然纣王在“后宫KPI”上如此“清心寡欲”,为啥被黑成了史上第一暴君?这背后,可就不是简单的生活作风问题了,而是一场精心策划、延续三千年的舆论战。 《史记》里对他的第一笔描述,就足够让人惊掉下巴:“帝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帝辛这人,脑子转得飞快,口才一流,见识广博,而且力大无穷,能赤手空拳跟野兽搏斗。 他可不是个草包。在位期间,他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征伐东夷。在当时,东夷部落是心腹大患,经常骚扰中原。帝辛御驾亲征,把他们打得服服帖帖,极大地开拓了商朝的疆域,把中原文化传播到了今天的淮河、长江流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为后来秦始皇的大一统,提前打了基础。 就这么一个能文能武的狠角色,怎么就成了全民公敌了呢? 答案很简单:他动了别人的蛋糕,动了整个贵族阶级的蛋糕。 商朝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奴隶制,阶级固化。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官位、权力,都是世袭的。但帝辛偏不信这个邪。他大胆提拔了一批出身低微、甚至是从奴隶里来的人才,让他们进入权力核心。这一下,就把那帮“生来高贵”的旧贵族给得罪惨了。 更要命的是,他还娶了妲己。妲己的出身,很可能就是他征伐东夷时俘获的有苏氏部落的女子。在视血统为天条的贵族眼里,立一个“战俘”当王后,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是对整个统治阶级赤裸裸的挑衅。 矛盾彻底爆发了。以他叔叔比干、哥哥微子、箕子为首的旧贵族集团,跟他展开了殊死搏斗。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子呢?他干了一件更绝的事——带着商朝的机密文件和祭器,投奔了正在崛起的周武王。 可是在后来的史书里,这三位被孔子盛赞为“殷有三仁”,成了忠臣的典范。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周武王联合了一帮对帝辛不满的诸侯,趁着商朝主力大军还在东边平叛、都城空虚的绝佳时机,发动了突袭。帝辛仓促之间,只能把大量的奴隶武装起来抵抗。结果,在牧野这个地方,上演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阵前倒戈”。这些奴隶平时就被贵族压迫,现在你让他们去为贵族卖命?门儿都没有。 帝辛兵败,退回首都朝歌,在鹿台之上,一把火结束了自己和整个大商王朝。 他一死,好戏才真正开场。 周朝为了证明自己“取而代之”的合法性,必须把帝辛从人格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彻底的污名化。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黑纣运动”拉开了序幕。 说他“酒池肉林”,生活奢靡。可你想想,商朝青铜器铸造技术那么发达,王公贵族谁不喝酒?周朝自己后来也承认,商人就是爱喝酒。这更多是文化差异,被周人抓住,上纲上线成了道德败坏。 说他搞“炮烙之刑”,残害忠良。刑罚的残酷性在奴隶社会是普遍现象,但它被无限放大,成了帝辛独有的标签。 最有杀伤力的,还是那个“妲己祸水”论。把一个王朝的覆灭,归咎于一个女人,这是历史上最省事、也最恶毒的甩锅方式。好像帝辛这个“手格猛兽”的猛男,一见到妲己就智商归零,啥都听她的。这符合逻辑吗? 孔子的学生子贡,都忍不住说了句公道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意思是,纣王是没那么好,但也绝对不像传说中那么坏。一个人一旦被打倒,所有的脏水就都泼到他身上了。 后来的文人墨客,尤其是《封神演义》的作者,更是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给帝辛和妲己加上了无数离奇的罪名,把他们彻底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周文王说纣王荒淫,纣王却只有一个儿子,文王却有100个儿子,谁更荒淫无度?只有一
青史微言
2025-07-31 00:14: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