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男人热衷过夫妻生活时让另一半叫他“爸爸”? 嘘,今天这期内容你们偷偷听,最好带上耳机,不方便的点赞收藏回家一个人时再听。今天我会从心理学角度,讲讲“爸爸”两个字里藏着男人说不出口的什么样的欲望。 首先第一种,就是对“权力”的占有。 我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其中一个片段是,女生感谢男生帮了自己,然后男生很傲娇地脱口而出:“who is your daddy",中文翻译过来很妙,直接翻译成了,看吧,谁是你的救世主?daddy在这里是救世主的意思。为什么?因为“爸爸”这个词在父权制语境中是权力的符号化身。在男人心中,爸爸这个身份就像救世主一样,是无所不能的,是可以支配改变一切的,爸爸这个角色往往决定着家庭走向、还掌控着家庭的生存资源,所以一个男人被叫爸爸,能让他感觉自己是有权力的,权力带来的快感,会让他很满足。 第二种,对被依赖的渴望。 如果只有爸爸一个人在家,有多少人第一句就是问他:我妈呢?男人在家跟孩子说话,往往也是“问你妈去”“找你妈去”,在大部分人心里,母亲这个角色往往是“绝对被依赖”的,特别是在婴儿时期,妈妈掌控着喂养孩子、安抚孩子等所有需求的满足,可是爸爸呢,只有在要钱的时候,才会想到“找你爸要钱去”。从精神分析角度看,男人想要被叫爸爸,也是一种对“绝对被依赖”的反向渴求。我们咨询里有一个男性来访者,就喜欢让妻子叫他“爸爸”。特别有意思的是,他每个月给老婆交工资时,他都会调侃着跟老婆说,你叫我爸爸,我才给你。每次他老婆叫完他,他就会特别心满意足的把工资交出来。深聊时我们发现,他喜欢的不是支配感,而是老婆叫出这个词时,他觉得被对方依赖了,他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大老爷们儿,而不是别人说的什么都不行的男人”。 第三种,用“父权符号”解构父权 在女性意识觉醒的当下,大部分家庭都打破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状态,甚至有些家庭,现在女人都比男人赚钱能力强了。可男人心里渴望“掌控感“的需求还没有变,而“爸爸”这个刚好带点色情意味的戏谑称呼,既借用了“爸爸”的权力符号,又剥离了沉重的社会责任,反而变成了亲密关系里的情趣工具。 第四种,通过“被叫爸爸”确认自我存在 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人对自我的认知永远来自“他者的凝视”。“爸爸”这个称呼,本质是伴侣用语言构建了一面镜子,男人在这面镜子里看到的,是“被需要、被崇拜、被定义”的自我。这种被投射的欲望,比单纯的支配更让人沉迷,因为它确认了“我是你欲望的对象”,而存在的终极意义,就是被爱的人渴望。就像我们咨询中,有些男人自己就会说,喜欢被叫“爸爸”,是因为那个瞬间觉得“自己在对方心里是特殊的”,这种被独一无二的感觉,才是欲望的终极落点。 说到底,“爸爸”这个称呼就像个心理万花筒,照见的是权力、补偿、欲望、反叛与存在的多重渴望。它无关对错,只是现代人在亲密关系中,用最熟悉的符号探索“我是谁、我需要什么”的路径。就像所有被赋予特殊意义的称呼一样,本质从来不是符号本身,而是符号背后那句没说出口的话:“这样的我,你愿意接纳吗?” 如果你遇到这种问题,可以后台留下📞,我和你聊聊❤
为什么有些男人热衷过夫妻生活时让另一半叫他“爸爸”? 嘘,今天这期内容你们偷偷
锐智谈情感
2025-07-30 19:30: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