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渣滓洞里受尽酷刑,宁死不屈壮烈牺牲,受刑时江姐大喊:“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江竹筠出生于1920年8月20日,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懒散不事生产,母亲性格刚强,对丈夫不满却不愿抛下孩子。八岁时,母亲带着她和弟弟离开家乡,到重庆投靠舅舅,此后母亲终身未再嫁,独自面对生活艰辛。江竹筠从小受母亲影响,养成坚韧品质。十岁起,她在重庆一家袜厂做童工,因为个子矮,工厂特制高凳让她站着操作机器,每天长时间劳作。十一岁,母亲将她送进重庆南岸黄桷垭教会孤儿院,那里提供基本教育机会。她边做杂务边学习,逐步接触进步思想。十九岁时,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投身革命。最初,她学习算盘技能,进入中国职业学校会计培训班,利用这个身份组织学生运动,发展新党员。在校期间,她积极联络同学,推动地下活动,取得一些成绩。1943年,组织安排她与彭咏梧假扮夫妻,作为掩护开展工作。两人后来正式结婚,生下儿子彭云。她负责发行地下刊物《挺进报》,夜晚印刷分发。1944年夏,她进入四川大学农学院,继续秘密任务,利用学生身份扩展网络。这些年,她在重庆地区为党培养了不少同志,贡献突出。1948年初,彭咏梧在保护群众时牺牲,她接过重任,坚持联络地下组织。 六月十四日,江竹筠因上级涂孝文叛变被捕。押解途中,她在码头遇到同志蒲华辅,高声求助,不料蒲华辅已投敌,协助特务将她押走。她被关进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为获取情报,对她施加多种刑罚。先用老虎凳挤压腿部关节,后用吊索悬挂双手,导致肩部受伤。接着挥舞带刺钢鞭抽打身体,留下多处伤痕。用撬棍撬动关节,造成剧痛。电刑连接敏感部位,电流通过全身。盐水浇灌伤口,加重灼烧。各种手段无效后,特务用削尖竹签钉入十指,她发出叫声,但随即说出那句著名的话:“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特务继续施压,她始终未透露秘密。整个过程,她的身体遭受严重摧残,却保持坚定立场。这些刑罚是当时军统常用方式,旨在击垮犯人意志。江竹筠的抵抗成为狱中同志的榜样,她在牢房中还鼓励他人坚持。特务轮番审讯,她拒绝承认任何指控。几个月下来,她的健康急剧下降,伤口感染发炎。国民党当局见无法从她口中得到情报,便放弃进一步医治,任其自生自灭。 特务将江竹筠扔回牢房,不提供医疗,任伤口恶化。她在虚弱中找到筷子,磨尖一端,烧木屑拌水成墨,写下对儿子的遗书。信中表达希望彭云跟随父母道路,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这封信寄托了她对后代的期望。1949年11月14日,国民党下令处决,她与其他同志在歌乐山电台岚垭被枪杀。那天重庆已被人民解放军包围,敌人匆忙执行屠杀。江竹筠牺牲时年仅二十九岁,据说怀中藏有儿子照片。重庆解放后,军管会辨认烈士遗体,通过头发确认她的身份,予以安葬。她的儿子彭云由彭咏梧前妻谭正伦抚养。谭正伦视彭云如己出,尽管生活条件有限,仍尽心照顾。彭云长大后留学美国,成为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他表示母亲遗愿只完成一半,因为定居国外,无法完全回国报效,但一直保持对祖国的情感。江竹筠的故事流传开来,成为激励后人的例子。她的坚韧反映出那个时代革命者的共同品质,不畏强暴,忠于信念。
1949年,渣滓洞里受尽酷刑,宁死不屈壮烈牺牲,受刑时江姐大喊:“竹签子是竹子做
柴扉半掩幽梦
2025-07-30 19:11:50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