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英国突然出手了 7月29日,英国政府宣布,若以色列在联合国大会开幕前仍拒绝停火,英国将于9月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并明确提出一系列要求,表达对“两国方案”的支持。此前,已有多国陆续承认或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是西方主要国家首次以“最后通牒”的方式,将停火与国家承认直接挂钩,或预示着巴以问题将迎来近三十年来最重大转折点。 英国外交大臣拉米随后在联合国抛出三项强硬要求:“立即停火、全面开放人道通道、书面承诺不吞并约旦河西岸”。他警告称,若任何一项未达到要求,伦敦将毫不犹豫按下“承认键”。 与此同时,英国方面也向哈马斯提出条件:释放所有人质、永久放下武器、退出对加沙地带的过渡治理。表面上看是“对双方施压”,实则对以色列的要求更为实质且具操作性——因为人质问题更多取决于哈马斯的意愿,而停火与领土政策则直接考验以色列政府的决策能力。 有英国媒体现场连线了一位参与联署的议会议员,他表示:“我们不是反对以色列,而是要将‘两国方案’从纸面计划变成实际方向,为迷失的谈判找回坐标。” 欧洲集体行动,英国站到最前排 从西班牙、爱尔兰、挪威,到准备在9月采取行动的法国,欧洲各国正试图在美国大选前的政策空档期,采取“集体承认”方式推动局势转变。而英国,这个曾在1917年发布《贝尔福宣言》的老牌殖民国家,如今亲手推动巴勒斯坦建国,历史的反讽感呼之欲出。 但承认只是第一步。一旦英国在联大投票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将可能触发与以色列的双边贸易协议审查,甚至影响双方在情报领域的合作程度。 “倒计时38天”:不仅是对以色列的通牒,也是对巴勒斯坦的考验 对于巴勒斯坦来说,即使顺利取得国家地位,如果其内部政治仍陷于派系纷争、治理混乱,未来也可能面临新一轮的内战风险。 换句话说,英国这场“38天倒计时”的举措,不仅是给以色列布下的外交试卷,也是对巴勒斯坦是否准备好作为一个真正国家的深度检验。 写到这里,不禁想问:当“两国方案”再度摆上国际谈判桌,它究竟是一把开启和平之门的钥匙,还是新一轮更剧烈冲突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