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自己的三次社保局经历告诉你,这东西搞不明白,之后真的会吃亏!
之前都是公司交的社保,但是最近失业了,所以上个月我就自己跑社保局交社保,原本以为应该不难,很容易搞定,结果连续跑了三次才搞好,第一次是不知道社保的缴费基数该怎么选,第二次是忘记带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第三次是还不了解医保的不同档次怎么选。
跑了很多次,才终于搞清楚了灵活就业和职工养老到底有啥区别,今天我就把我我踩过的坑,学到的知识全部分享给大家,让你们不用像我那样跑三回!
灵活就业养老和职工养老,很本质的区别就是搞清楚到底是谁在交钱。职工养老是两个人抬着挑水,你上班的公司出大头,大约是缴费基数的16%,而你个人出小头大约是8%。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工资是8000元,那么公司交你的社保1280元,而你需要从自己工资里拿出640元交社保。
灵活就业养老就不一样了,完全都靠自己一个人掏腰包,所有的钱都是自己出,所以很多人交了一会灵活就业后就不交了,还是出去找工作。举个例子,同样是8000块钱,那你就要交1600元,这都是自己掏腰包。而一般来说,灵活就业赚的钱没那么多,压力可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只是交钱多少的区别,那还简单。真正让我跑三次社保局才搞懂的,是下面这三个隐藏很深的坑!
第一坑:女性退休年龄可能推迟5年!
很多地方的政策落实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你是女职工,以前是50岁退休,而女灵活就业人员可能要55岁才能退休。现在延迟退休,女职工55岁太能退休了,女灵活就业人员到底几岁退休,还得看你当地的政策有没有把灵活就业和职工缴纳规定地一样,最好还是打电话问问清楚。
第二坑:保障严重缩水,关键时刻靠不住!
如果是职工社保,那么医保工伤都能报,但是如果是灵活就业自己交,首先因为条件限制,可能只能交社保,不能交医保。这样一来,没有失业保险,没有生育保险,没有工伤保险,出事全靠自己的钱包扛。
第三坑:缴费压力山大,容易断缴!
现在的经济不好,很多人的工资月收入都没超过5000,更别说灵活就业的群体。工资没多少,但是社保基数在涨啊。比如在杭州,你是灵活就业,你自己掏钱就要掏1899元,你让一个月只赚了3000左右的灵活就业人员怎么活?没办法还要生活,只能直接不交了呗。
这一部分是我们最关心的,我交了那么多年,那么多钱,那退休后到底能够拿多少钱呢?灵活就业和职工养老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答案是否,它俩的计算公式完全一样!
都包括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社平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简单说,同样的缴费基数、同样的缴费年限,退休后拿到的钱是一样的。而共同点就是,你活得越久才越赚!
连续跑了三趟社保局,我感悟最深的就是社保平时交的感觉没多重要,但后面要用医保,老了要花钱了,这东西是真不能没有!最最重要的是,灵活就业交压力太大,还是找个班分担一下比较好!如果觉得有用,欢迎转发给需要的朋友,让他们少走弯路!如果你有更好的社保经验,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