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七律·青灯照疏狂

才疏性懒合沉冥,俗事纷纷不耐听。学佛尚嫌心未净,读书犹叹眼难青。偶逢好句敲灯写,强饮微醺枕簟醒。豪放胸中元有数,可能无意

才疏性懒合沉冥,俗事纷纷不耐听。

学佛尚嫌心未净,读书犹叹眼难青。

偶逢好句敲灯写,强饮微醺枕簟醒。

豪放胸中元有数,可能无意见虞廷。

这首七律以自嘲开篇,勾勒出疏懒避世、学佛读书皆不得法的生存状态,却在灯下写句、微醺枕醒的细节中透出隐逸趣味。

尾联以"豪放胸中"与"无意见虞廷"的矛盾收束,既暗含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又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疏离,在闲适表象下涌动着复杂的生命意识。

首联:"才疏性懒合沉冥,俗事纷纷不耐听"

以"才疏性懒"直陈自我定位,将疏懒性格与"沉冥"(隐居避世)的生存状态自然勾连。

"合"字暗含对现状的认同——才力不足与性情懒散本就适配隐居生活。

次句"俗事纷纷"以叠词强化喧嚣感,"不耐听"则将听觉排斥转化为精神排斥,既是对世俗纷扰的抗拒,也是对自我精神空间的捍卫。

此联通过自我解嘲,确立了远离尘嚣的基调。

颔联:"学佛尚嫌心未净,读书犹叹眼难青"

"学佛"与"读书"两大传统精神修行路径在此遭遇困境。

"心未净"直指学佛未得真谛的挫败感——即便试图通过宗教净化心灵,仍难摆脱杂念纠缠;"眼难青"化用"青眼"典故(阮籍青白眼),暗喻读书时难以保持纯粹的审美眼光,或因世故或因疲惫而失去赤子之心。

此联通过双重否定,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精神求索中的普遍困境。

颈联:"偶逢好句敲灯写,强饮微醺枕簟醒"

笔锋转至生活细节,在"偶逢"与"强饮"的对比中展现隐逸生活的真实状态。

"敲灯写"以动作细节传递创作激情——灯火摇曳中捕捉灵感的瞬间,敲击声与书写声交织成诗意的夜曲;"枕簟醒"则以触觉构建清凉世界,微醺后的清醒非为解酒,实为在竹席的凉意中保持对生活的敏锐感知。

此联通过具象化的生活场景,将疏懒转化为一种有质感的精神姿态。

尾联:"豪放胸中元有数,可能无意见虞廷"

"豪放胸中"与前文疏懒形象形成张力,暗示表面闲散下潜藏的壮怀。

"元有数"三字尤妙,既可解为胸中豪情自有定数,亦可理解为对人生格局的清醒认知。

末句"无意见虞廷"(虞廷指代朝廷)以反问收束,表面说"不可能无意",实则暗含"本就无心"的决绝——既非刻意避世,亦非故作清高,而是天性使然。

此联通过矛盾表达,完成了从自我解嘲到精神自洽的升华。

这首作品以"疏懒"为经,"精神求索"为纬,编织出一张充满张力的生命之网。

首联的自我定位与尾联的豪放宣言形成戏剧性反差,颔联的修行困境与颈联的生活情趣构成互补关系。

尤其擅长通过矛盾修辞传递深层意蕴:"才疏性懒"是自嘲亦是选择,"豪放胸中"是本能亦是克制。

全篇未落入传统隐逸诗的窠臼,而是在疏懒表象下暗藏对精神纯粹性的坚守——当学佛读书皆不得法时,灯下写句与枕簟微醺反而成为最本真的生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