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吃不起大闸蟹的家庭,一定要夫妻同心——婚姻悄悄话[03期]

中秋节已经过去半个月了才想起来今年还没买大闸蟹,我问老婆要不要买点给孩子尝尝,老婆笑着翻了下眼,说“你自己想吃不要把孩子

中秋节已经过去半个月了才想起来今年还没买大闸蟹,我问老婆要不要买点给孩子尝尝,老婆笑着翻了下眼,说“你自己想吃不要把孩子当借口咯。”

我马上赔笑,打开了手机看看生鲜商城里的螃蟹价格,一看随便买四五只要一百多元,想想又打消了念头。

三只也就一家人尝尝鲜,但是一百多可以买好几斤羊肉留着煮火锅了,那就还是等过年再买吧!

但我自认为家庭条件相对还是可以的,我都还是从来没有感受到螃蟹自由的感觉,而现在这个大环境下,吃不起大闸蟹的家庭越来越多了。

这主要还是性价比的问题,如果一百多块钱的蟹肉蟹膏全部扒下来,说实话也就是一大口,虽然现在人兜里起码百十块能掏出来,但真要买这一口,多多少少都有些舍不得。

失业潮下,一百多是很多小家庭一周的菜钱,大家都在扣扣搜搜数着钱过日子,这没啥丢人的,毕竟能让家庭正常运转,已经是一大幸事了。

除去在高级酒店摆宴席的时候偶尔会有大闸蟹,我现在已经很少在朋友亲戚们的私人家庭小聚会上吃到大闸蟹了,而十年前,大闸蟹往往占据小小圆桌上的中心位置,作为定调这顿饭档次的存在。

毕竟一盘子没个八只大闸蟹也不好看,但八只少说要二百多,而一桌子大大小小十来个菜的菜钱说不定还没有二百块,朋友亲戚之间也不用讲究那么多面子了,聚聚本身正越来越有价值。

最近几个朋友的饭局,都是在问对方有没有什么好的工作机会,中年人的叹息声和安慰声成了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佐餐品。

几口酒下肚,大家都缓缓道来最令中年人无奈的,其实是家庭的压力。工作没了可以找薪资待遇低一些的,但家人父母妻子的不理解声会放大失业时的无助感。

有时候其实对象并不会过份苛责自己,也会安慰安慰,但对象在算账减少家庭支出时的抱怨,对于目前家庭低谷现状的重复诉说,也会让哥几个充满了自责。

很多家庭开支减少是里子受损,这倒还好,但有些家庭开支减少了,就是面子上过不去了。

就像大闸蟹,自己家家人不吃了也就是里子受损而已,毕竟大闸蟹属于餐桌上的奢侈品,营养价值性价比不如牛肉羊肉鸡蛋;但宴请亲戚朋友们时,就在反复纠结了,特别是中秋节和过年时候,到底上不上大闸蟹?变成小螃蟹可不可以呢?要不还是换成大虾得了,肉多!

逢年过节,对于富有的家庭来说,是相聚放松的时刻;对于那些吃不起大闸蟹的家庭来说,则是隐藏着争吵和冷战的温床,平时的鸡零狗碎的小事儿,容易在“没钱过节”的心理中放大,更会因为看到商场里幸福逛街的一家家人们,而更感到自怜。

但我还是想说,吃不起大闸蟹的家庭,一定要夫妻同心。不为别的,钱可以没有,但一家人和和睦睦、夫妻同心,才是节日最好的礼物。

曾经我读过一篇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里面讲述了圣诞节时一对小夫妻为了筹钱给对方买礼物的故事,虽然贫穷,但他们依然给对方准备惊喜,结果没想到男主当掉手表给女主买了好看的梳子;而女主卖了一头秀发给男主买了好看的表带。

这一对夫妻不会因为对方买了自己用不上的东西而生气,只会感受到对方浓浓的爱意。这样的家庭,即使再贫穷,也会过得幸福。

在当下,经历了完整的财富周期的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本来无一物”的深刻内涵,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狗窝呢!

夫妻俩人,在吃不起大闸蟹的日子里,其实大多数光鲜亮丽的东西也买不起了,商场等消费场景也只能偶尔才去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平平淡淡的朴素生活。

朴素生活未必不幸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生活不是失去了金钱就失去了色彩的,失去了生活的心气才会。

许多有趣的不需要很多钱的活动或者老朋友聚聚打打游戏打打牌聊聊天,都是艰难岁月里自娱自乐的好方法。只要有想法,人总可以有意思地花掉自己的时间,而不是躺在床上不停懊悔和迷茫。

夫妻之间,往往患难见真情,那些一但自己跌入人生低谷就不停埋怨甚至辱骂的对象,趁早要认清他/她的真面目。

而那些心往一处使、互相鼓励的小夫妻们,经过我这二十年身边无数例子的观察,大都会越来越好,度过平凡但浪漫、艰苦但甜蜜的一生。

我是大超,点击关注不迷路,婚姻悄悄话,我们明天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