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两位驴友在山西大同殿山兴国寺遗址周边徒步时,意外发现了4个特别的老物件这些物件呈半圆形,表面刻着精致的花纹,更关键的是,上面还清晰印着嘉靖四十二年的字样,懂行的驴友一看就觉得不一般,猜测可能是古代的佛磬。
当时两人没敢随便挪动这些老物件,怕破坏了文物本身,也怕影响后续鉴定。
他们找了些树枝,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物件遮盖起来,既避免了风吹日晒,也防止其他路人不小心碰到。等下山后,两人没耽误,立马就联系了大同市和浑源县的文物部门,把发现老物件的地点模样都详细说了一遍,还主动提出要带着文保人员上山去现场移交。
现在这些疑似佛磬的老物件已经被浑源县文旅局接收了,不过具体是哪个年代的有多大的历史价值,还得等专业人员进一步鉴定。
文物部门也挺谨慎,暂时没透露更多细节,主要是怕消息传出去后,有人抱着寻宝的心思去遗址附近乱挖,破坏了珍贵的文化遗址。
咱们从公开资料里能查到,磬本来就是佛教里常用的礼乐器,而兴国寺遗址是实打实的明代建筑遗址,早在2019年就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
这么一看,这4个刻着嘉靖四十二年的物件,还真有可能跟明代的兴国寺有关联,说不定是当时寺庙里用的东西。说真的,这届驴友是真靠谱!换作有些人,说不定就想着捡个老物件留着,可这两位不仅细心保护现场,还第一时间上报文物部门,一点私心都没有,这背后是越来越强的文物保护意识,特别让人佩服。
而文物部门的处理也很到位,既及时接收了文物,不让宝贝有遗失的风险,又考虑到了防非法盗挖,没随便透露信息,这种谨慎劲儿值得点赞。
其实文物保护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民间和官方的良性互动老百姓在野外发现疑似文物时不贪不占及时上报,官方部门快速响应科学处理,这样才能让更多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被好好保护起来。
也希望后续对这些老物件的鉴定能顺利进行,鉴定清楚后好好保存,说不定还能通过展览数字化等方式,让这些老物件活起来,让更多人看到它们的价值。
这里也得提醒大家一句,要是在野外发现疑似文物,可千万别私自带走或者破坏现场。
学学这两位驴友的做法,先保护好现场,再赶紧联系当地文物部门,这才是真正热爱文物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毕竟这些老物件不是个人的宝贝,而是属于所有人的历史遗产,只有好好保护,才能让它们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