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年六月初三,长安刑场,一群愤怒的百姓蜂拥而上,争相啖食一个刚刚被处决的犯人的肉。
片刻之间,尸体只剩下一堆白骨,人们踩踏着残余的骨肉,庆贺道:“从今以后,睡觉的时候,背可以贴着席子了!”
这个被百姓啖肉泄愤的人,正是武则天重用的酷吏来俊臣。
他曾官至御史中丞、司仆少卿,权力煊赫一时,专门为武则天铲除异己。
据史料记载,前后被他族杀冤死者达千余族,数万人因他而家破人亡。
为何武则天重用的宠臣会落得如此下场?
他又是如何从一名死囚成为权倾朝野的酷吏?
这一切的背后,映射着武则天时期怎样的政治生态?
01
来俊臣出生于651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他生长在一个赌徒之家,父亲蔡本嗜赌如命,不仅输掉了全部家产,甚至将来俊臣的母亲抵债给赌友。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来俊臣从小没有接受良好教育,养成了暴虐残忍、反复无常的性格。
年轻时的来俊臣是个不务正业的地痞流氓,成天惹是生非。在和州期间,他因奸盗罪被捕入狱。
在狱中,他不仅不思悔改,反而胡乱诬告别人,被和州刺史李续打了一百大板。
这次经历本该让他命丧狱中,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发生了转机。
武则天皇后在高宗去世后总揽大权,并于公元690年正式称帝,建立武周王朝。
这一行为遭到李唐宗亲和朝野重臣的强烈反对,他们不惜发动战争想要夺回政权。
为维护统治,武则天决定重用酷吏,鼓励告密揭发,以沉重打击政治对手。
她命人在朝堂放置铜箱子,专门接收民间求职、进谏、申冤等各类文书,以示广开言路。
实际上,这个箱子成为了武则天专收告密文书的工具。
她还下令:“凡百姓告密者,地方官不得过问,还得提供优质的驿马和饮食。”
一旦告密内容符合武则天心意,便可封官受赏,即便诬告也不会受到处罚。
来俊臣获悉这些政策后,意识到这是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他立即请求告密,但遭到刺史李续的拒绝和杖责。
不久后,东平王李续被武则天诛杀,来俊臣终于找到机会,直接上书武则天诬告李续。
来俊臣声称自己当年曾要揭发琅琊王李冲谋反,却遭到李续阻拦。武则天阅奏后,认为来俊臣忠心可嘉,破格提拔他为侍御史。
一个死囚犯,就这样一跃成为了武则天身边的红人。
02
来俊臣上台后,迅速组建了自己的酷吏团队。
他向武则天推荐了侯思止等人,形成了庞大的酷吏集团。他们私下聚集了数百名地痞流氓,专门对百官公卿四处造谣诬陷。
来俊臣与司刑评事万国俊共同编写了《罗织经》数千言,作为酷吏团队的必学秘籍。这本书专门教授如何搜罗无罪人的言行,编成谋反罪状,捏造安排得都像真有其事。
“想让一个人认罪,很容易。找一个大瓮,周围架上炭火烤,看谁不招供!”周兴向来俊臣建议道。
来俊臣与周兴等人创造了多种酷刑。他命人制作了十种大枷,分别命名为“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著即臣、失魂胆、实同反、反是实、死猪愁、求即死、求破家”。这些刑具名称听起来就让人闻风丧胆。
审讯开始时,这些刑具被摆放在堂前,犯人们无不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认罪。
据记载,有一次来俊臣审讯一个女子,仅仅是看到这些刑具,她就吓得瑟瑟发抖,哀求来俊臣说自己宁可家破人亡,也不愿意承受这种刑具的折磨。
来俊臣的审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持狱”,即将受审的人关进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牢房,用精神折磨摧垮犯人的意志;另一种是“宿囚”,即每天逐渐减少提供给犯人的餐食,一直到停止供餐,让犯人饿到神志不清,甚至啃食棉絮和自己。
即便遇到朝廷大赦,来俊臣也会让狱卒把重刑犯先杀死,然后再宣读赦免诏书。当时人们把来俊掌管的丽景门监狱称为“例竟门”,意思是“照例送命的地方”。
03
在众多被来俊臣迫害的人中,不乏其他酷吏。
周兴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当时臭名昭著的酷吏,却最终被来俊臣设计铲除。
有一次,周兴卷入一起谋反案,武则天令来俊臣密审此案。来俊臣假装请周兴吃饭,酒酣之时,他假惺惺地请教周兴:“犯人们总是不招供,您有什么高招吗?”
周兴不知是计,得意地说:“这有何难?取一个大瓮来,把犯人装进去,底下架上木炭烤,看谁不招供!”
来俊臣立即命人按周兴说的方法架起炭火大瓮,然后起身笑着对周兴说:“我奉密旨审问老兄,请老兄自己入瓮吧?”
周兴听罢,吓得赶紧磕头认罪。这就是成语 “请君入瓮” 的来历。从此,来俊臣的大堂之上又多了一种令人生畏的刑具。
04
来俊臣的嚣张气焰日益嚣张,甚至连唐代名臣狄仁杰也未能幸免。
692年,来俊臣伙同手下诬蔑狄仁杰等人谋反。狄仁杰很快被逮捕入狱。
来俊臣知道狄仁杰不是一般人,于是采取了一种策略:以死亡相威胁,让犯人一入狱便承认有罪,这样可以死得痛快一些;如果不承认,就会在死前受尽百般折磨。
出乎来俊臣意料的是,狄仁杰竟然一口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来俊臣原以为狄仁杰是块硬骨头,没想到这么轻易就屈服了。
狄仁杰还煞有其事地胡编乱造了一通自己谋反的事情,但这只是他的缓兵之计。
狄仁杰趁着来俊臣不注意,偷偷向看守借来笔墨,用自己的头巾写了一封申诉书,把它藏在棉衣里。
然后他对狱吏王德寿说:“天气已经热了,想把棉衣拿回家让家人拆洗一下。”
王德寿没有多想,便答应了狄仁杰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