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这是世界智能产业和智能技术的一次全景式呈现,也是重庆各区县开拓数智新赛道、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一次系统展示。
在重庆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棋局中,一场链上协同、生态共荣的“2+4”产业发展大戏,正沿着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叙事逻辑,重塑忠县新型工业的希望与未来。
△忠县沿着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之路,重塑工业未来
忠县梦想的工业表达
“2+4”现代制造业集群,一头连着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一头连着忠县加快建设千亿工业、千亿GDP和市级高新区的发展梦想,生动呈现了一个三峡库区大县“稳链强链、基础再造、能级跃升”的产业雄心。
工业园区是现代制造业的承载地,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在乌杨新区、水坪组团、苏家组团和新生物流园区,以“2+4”为核心支撑的产业矩阵,汇聚成了动能澎湃的区域引擎。在146家入园企业中,规上工业企业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加快构建“2+4”现代制造业集群,即做大做强新能源材料、化学药两个主导产业,持续壮大智能制造装备、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粮油加工、果蔬加工4个特色产业。对于主导产业,忠县的目标是打造全市最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LNG加工处理基地,以及西南地区最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
忠县以营商环境之优谋高质量发展之进。“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四定八帮”等企业服务机制,“1名市管领导+1名县管领导+1名服务专员”的重点企业服务专班,造就了滋养主导产业拔节生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的一方沃土。
“四定八帮”即定专班、定任务、定责任、定机制,帮助企业推动发展、解决困难问题、宣讲惠企政策、畅通服务渠道、保障生产要素、争取各类资源、加强安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相关部门“点对点”地走访服务民营企业,“一对一”地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对联系服务企业反映的问题建立清单,限时办结、销号闭环,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时间成本、沟通成本和融资成本。
以优化营商“软”环境,强健经济“硬”体格,是这座“忠义之州”的时代表达。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系统集成的服务机制,旨在打好惠企、援企、稳企、强企的政策组合拳,厚植现代制造产业的发展沃土,让企业心无旁骛地深耕主业。
△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海螺水泥
先进制造的奋进之路
在忠县乌杨新区爱谱华顿超导体新材料及数据传输设备生产基地,机器轰鸣,人来车往,工人们正在争分夺秒地抢抓生产。该基地主要生产5G数据电缆、超导材料,是西部地区极具影响力的5G数据电缆及智慧传输产业基地。
爱谱华顿生产基地的繁忙景象,是忠县做大“2+4”现代制造业集群,激发产业活力的缩影。忠县以等不起的使命感和慢不得的紧迫感,围绕“2+4”现代制造业集群打造大招商、招大商,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铺陈出了一个充满未来质感的锦绣蓝图。
忠县先进制造业的跃进之路,可以归纳为“三个培育”,即培育规上企业、创新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通过实施工业企业培育壮大行动,全面推进竣工项目投产、投产企业升规。
重大产业项目是衡量区域济发展活力的一个重要标尺,既关乎当前发展活力,又决定了未来的发展高度。产业项目与招商成效的双向牵引,构成了忠县争先进位的发展经纬。忠县将引进特色产业和重大项目的谋篇布局,投放到打造三峡库区智造重镇和全市重要绿色工业聚集区的战略中系统谋划,用招商引资的新成效决胜区域发展的新未来。
今年上半年,忠县新签约引进年产120万立方米新型欧松板项目等工业项目10个,协议引资105.5亿元。同时,新开工年产3万吨橙汁加工等工业项目11个,索图西南区域智能循环物流设备生产等8个项目建成投产,金龙船业改扩建等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
每一次签约,都是饱含希望的发展注脚。金沙河、忠润能源、爱谱华顿等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地,极大夯实了忠县全域现代化的产业根基。
大项目快速推进,大投资接连而来,汇聚成了忠县工业产业发展新引擎,“2+4”现代化制造业集群加速形成。今年上半年,忠县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7.17亿元,占新产业产值比重达45.6%;工业增加值67.76亿元,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32.80亿元。
△重庆金沙河面业
智能制造的动力积蓄
忠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支撑体系。通过“扫街”摸排工业技术改造项目,积极争取大规模设备更新资金,为低效企业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植入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裂变基因。
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旨在培育“小巨人”和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推动传统工业产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助力忠县在新一轮工业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爱谱华顿重点实验室、庆之都建材研发部等31个企业研发平台,紧盯原料药、新材料、医疗摄像头、浓缩果汁果浆等优势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产品矩阵。
一组数据见证了忠县工业的蜕变与成长:截止今年8月,全县累计完成8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认定基础级智能工厂12个、先进级智能工厂1个,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3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特瑞新能源入选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海螺水泥入选国家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瑞竹植物纤维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瞪羚企业,新润星纳入重庆“工业母机+”典型应用场景。
一个个科技成果正源源不断地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最终转化为“忠县造”的市场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天地药业生产的氨曲南、头孢西丁钠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美罗培南位列第三。橙标农业建成亚洲最大单体柑橘分拣车间,忠润能源建成西南地区单厂最大的LNG加工处理基地,金沙河面业成为重庆市最大面业加工基地。
如今,全国每10支氨曲南、美罗培南类抗生素药品中,就有2支产自忠县;每销售10杯NFC橙汁,就有3杯来自忠县。瑞竹植物纤维牵头起草的《竹纤维模压容器》国家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其生产的竹纤维餐具获2024世界林木业大会特等奖。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激发活力,在科技创新中积蓄动力,在先进制造产业的跃进中提纯新质生产力的成色,让忠县打造千亿工业、千亿园区的步履越来越坚定,创建市级高新区的梦想越来越清晰。
来源:重庆与世界
图/忠县经济信息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