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广州待过的朋友应该知道,广州夏秋之交会举办数千人“横渡珠江”活动。
该活动已经成为了广州城市文化符号,通过政民互动拉近官民距离,展现治水成果与城市发展变迁。
既是检验治理珠江水质污染的成果,也是一项群众运动,市领导经常带头参与。
2011年7月,广州的“横渡珠江”活动声势浩大,因为广州市委书记、市长,两位主要领导参与了这次活动,还有很多体制内的公务员也参与其中。
随着发令枪响起,众人开始在珠江之中游泳,场面一度很是壮观。
其中一马当先,勇立潮头的正是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落后他一个身位的是广州市长万庆良。
这两位之后才是在江中畅游的公务员们,这一年张广宁58岁,万庆良47岁。
两人在水中的速度并不是太快,毕竟市委书记的年龄有这么大了,但是那些在其身后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们依旧默契地没有超越他们。
从当时的电视转播视频中来看,这些小伙子们都在“原地踏步,甘为人后”。
正是这样懂事的操作,才共同塑造了市委书记第一、市长第二的比赛结果。
这和当初小米举行的运动会,员工到了终点突然摔倒,雷军第一个冲过终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运动场也不能免俗,也要遵循相应的潜规则。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主角,正是在这次活动中屈居亚军的万庆良。

01
万庆良,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
他是广东五华县河东镇河口村人,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
家里并不富裕,而且在其6岁时,父母离婚,家里更是雪上加霜,其少年时期是经历过贫穷的岁月的。
1981年17岁的万庆良考上了嘉应师范专科学校(现为嘉应学院)中文系中文专业。
1984年20岁的万庆良顺利毕业,直接留校任教,还担任了嘉应师专中文系团总支书记。
做老师的同时,其还认识了自己的小师妹,收获了爱情,后来师妹成为了他的妻子。
1年后的1985年,万庆良调任广东省梅县地委讲师团教员,算是正式踏入了仕途之路。
又是1年的时间,在1986年他成为了梅县地委宣传部宣传科干事。
02
万庆良这个人有能力,有激情。
进入梅州市委宣传部的时候,万庆良不过22岁,但已经很是老道了,无师自通学会了察言观色。
和领导一起打扑克,很多年轻人并不在意,该赢赢该输输,但是万庆良就很是懂事,总是恰到好处的输给领导。
再加上他本就年轻,年龄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1989年梅州市选拔工作出色的年轻干部下乡挂职锻炼,时任宣传部宣传科副科长的万庆良就被选中了。
他被派往平远县石正镇挂职镇党委副书记,分管封山育林及计划生育工作。
这两项工作是极为难搞的,80年代末期,国家并不富裕,人民群众也大都是贫穷状态,山林是群众获取木材或者是收益的地方之一。
搞封山育林,大致就是不让上山砍树和打猎了,反而是要栽树,要把山林搞起来。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树苗想要长大是需要时间的。
而在某种程度上这项工作是断人财路的事情,毕竟很多民众看不太远,不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再说那个时候人们刚吃饱饭,离吃好还有一段距离,可持续发展是什么,大家不懂啊。
计划生育就更不用说了,当时就有说法,有钱的买着生,没钱的偷着生,在农村偷着生孩子的多不胜数。
搞计划生育,让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张。
但是万庆良这个人这两项工作都搞的有声有色,他挂职近2年的时间,长期住在村里,经常三更半夜号召群众起来种树。
计划生育工作做得也不错,毕竟他是直接在村里做工作。
03
最为关键的是,万庆良挂职平远县石正镇党委副书记的时候还做了一件大事,对其仕途的影响是巨大的。
那就是他给石正镇修了一条水泥路,真的是万庆良修的,因为当时镇里面拿不出修路的钱,是万庆良自己找朋友贷款20万修的这条路。
贷款为镇里修路,这是什么大公无私的精神?是多么高尚的情操?
其实都不是,是因为修了这条路,万庆良的仕途之路也会走的平坦起来。
当时一位梅州市委常委和一位副市长的老家都是石正镇。
正是这条水泥路,使万庆良给两位领导留下了有魄力的印象。
挂职两年后,万庆良被提拔为梅州市精神文明办主任(正科级),一年半后(1992年)又被提拔为宣传部副部长(副处级)。
万庆良之所以进步这么快,据说两位领导起到了重要作用。
晋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那年,万庆良也不过是28岁,在此之后他的仕途之路就进入了快车道了。
到了1995年的时候,万庆良迎来了仕途之上的转折点,他以梅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身份,挂职了广东省蕉岭县委副书记。
2年后的1997年,万庆良正式调任蕉岭县委副书记,这个时候他就已经开始主持工作了。
1年后的1998年其顺利接任蕉岭县委书记。
至此万庆良正式开始了主政一方的仕途经历,成为了县区级的“一把手”。
这一年万庆良不过是34岁,是梅州市最为年轻的县委书记。
04
在蕉岭县,万庆良再次干出了成绩,获得了领导的青睐。
当时梅州市委书记是刘凤仪。
他在梅州市曾加固改造梅州大堤,进行“一河两岸”改造工程,水利部和珠江水利委员会将此称为“梅州模式”。
这也是刘凤仪的得意之作,主政梅州的主要政绩之一。
万庆良主政蕉岭县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创新,直接就照搬市委书记的“梅州模式”。
当时的蕉岭县和梅州市很像,都有河流穿过,只不过梅州市的河道建设较好。
而穿过蕉岭县的石窟河不但没有桥,河堤还是土质的,两岸经常被淹。
因此万庆良也在蕉岭县搞了“一河两岸改造工程”。
其任内修建了3.2公里的水泥堤防,还做了新城规划图,引导一些企业参与城市建设。
不得不说在万庆良这样的建设之下,蕉岭县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万庆良本人也因为这些工程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最为重要的是,老万受到了高层关注,当时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就认为万庆良很有能力。
“看到自己的经验在其他地方落地开花,梅州市主要领导非常高兴。”有当时的干部事后回忆道。
不过同时也要看到,这样的大规划大建设,也是极为耗费资金的,万庆良离开的时候蕉岭财政亏空上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直到2005年,蕉岭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才达到1.04亿元。
这就导致后续的蕉岭县领导就很难做出什么成绩了,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05
有了政绩和领导的赏识,升迁就顺理成章了,主政蕉岭县2年后的2000年,万庆良调任了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
在这个位置上待了3年的时间,万庆良在2003年调任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成为了地级市的“二把手”。
1年后的2004年,他就更进一步,担任了揭阳市委书记,正式开始主政一市之地。
当时的揭阳是广东经济最落后的一个地级城市市区。
建市以来,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每年都超不出10亿元。
主政揭阳之后,万庆良还是延续了自己的老路,继续搞开发建设。
这次他提出的是“两河四岸建设”,说白了和“一河两岸改造工程”没有什么区别,就是舞台更大了,要搞两条河。
大致就是着重打通沿河的道路,建设堤围,配套绿化带,提高沿河土地资源的价值。
除了这些之外,万庆良主政时期还上马了市政建设等106个具体项目。
这些项目加在一起要投资30亿,因此又被称为“30亿工程”。
这样投资巨大的项目砸下去,揭阳到处都在搞建设。
在这种规模项目的拉动下,揭阳的揭阳的GDP一路攀升,年增长率分别为:7.3%、7.4%、9.0%、14.1%、22.1%。
这飞速发展的5年,正是万庆良主政时期的5年。
搞这种大型城市建设,再次让万庆良收获了口碑和政绩,有很多人说以前揭阳是一个大农村,在万庆良手中才有了城市的样子。
而且万庆良主政揭阳时期,还曾促使一些大项目在揭阳落地,比如揭阳潮汕机场,原来都快要被“枪毙”了,大家都觉得希望不大,但万庆良亲自带队争取了下来。
到了200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评价揭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同年,海内外报刊上刊登大量“揭阳崛起”的宣传文章。
这个时候万庆良已经升任广东省副省长1年的时间了,这自然就是对他这个副省长的肯定。
06
2008年,44岁的万庆良升任广东省副省长,成为当时广东省唯一的“60后”省部级干部。
这个时候他的风头正盛,已经是广东当之无愧的“政治明星”了。
2008年的时候是有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当时广东的外贸经济面临严峻的考验,作为分管这一块的领导,万庆良力推出口转内销、拓展东盟市场等策略,促使广东外贸逆转回暖。
不但如此,在副省长的位置上,万庆良还牵头制订《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和《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受到了上级褒奖肯定。
不得不说万庆良这个“政治明星”,一路走来确实有贵人相助,但其本人的能力毋庸置疑也是比较出色的。
烂泥扶不上墙的人物,贵人也是不愿意提携的。
2010年,时任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出任广东省常务副省长之后,万庆良对这一位置是有想法的,也进行了积极活动。
但结果却是,时任广州市长张广宁晋升书记,而万庆良调任市长。
这个结果万庆良还是有些怨言的,认为位置是平调,还没有坐上“一把手”的位置。
不过万庆良没有想到的是,1年后的2011年他就再进一步,担任了广州市委书记。
在广州他创下两个记录,那就是广州市最年轻的市长、市委书记。
2012年,48岁的他又进了广东省委常委,风头一时无两。
当时很多人都看好万庆良的仕途之路,因为多年来南粤形成了一种“广州市市长——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省长”的晋升惯性,而具有年龄优势的万庆良已走完了前两步。
江湖间早有传言,指其极有可能沿着“前人之路”,迈向政坛更高处。
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未迈向政坛的更高处,在2014年就被查落马了。
07
主政广州的万庆良,依旧延续他的一贯风格,那就是大搞城市建设。
他上任之后,广州一系列新城的规划或调整相继公布,涵盖了包括海珠生态城等9个新城,9个新城规划面积相加近800平方公里,比新加坡国土或上海中心城区面积都大。
2012年的时候,广州计划进行9个“城中村”清拆工作、启动20个旧城片区整治改造、开展30个旧厂改造、盘活土地5平方公里。
同时万庆良主政之下的广州,还开启了对外招商活动,到2014年3月,据万庆良自己总结,“累计签约项目640多个,落地完成投资1200多亿元”。
万庆良主政广州的时候,搞城建几乎重建了一座城,通过拉大项目落地和房地产开发快速拉动GDP增长。
据公开报道,2010年广州土地出让收入为455.6亿元,2011年达到475亿元,2012年为412亿元,2013年跃升到762亿元。
万庆良的模式很简单,就是卖地搞建设,卖地搞房产开发。
看上去万庆良的这些建设成效非凡,其实反对声音也不小。
特别是风风火火的“造湖”运动更是备受诟病。
2012年,广州提出新建六大人工湖。
号称投资60亿的萝岗九龙海,建成后将“比西湖还大”。
人工湖的选址在一处山岗上,当时就被很多人批评,后来更是被戏称为山顶挖大湖,不懂科学常识。
08
万庆良这个人也是演技极为出色的,其当政时期,极为善于表演,这还是迷惑了很多人的。
他曾铁腕治理腐败,特别是在广州市委书记的位置上,仅2013年一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就立案调查了682人,其中包括14名市管干部。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市委的一把手本身也是一个大贪官。
万庆良还颇有“文青”风范,喜欢吟诗作对、引经据典,特别青睐用激情澎湃的排比句来增加煽动力。
他在从政后,经常脱稿演讲,讲话也很有意思。
在一些晚会的致词上,甚至能够逗得大家会心一笑,其讲话很多人是发自内心的鼓掌,而不是机械式的鼓掌。
因此他说话还是比较有煽动性的,在媒体上塑造的也是自身,清正廉洁的形象,比如他曾说自己绝不插手项目。
事后自然证明了这是无稽之谈,他插手的很多,贪得也很多。
万庆良还曾对媒体说,工作了20年还没有买房,每月都要交租600元。而他住的地方是珠江帝景130多平方米的大公寓。
珠江帝景当时的市面价格大约在3.5万元/平方米,这样的顶级豪宅每月租金至少也要4000元,而市长花了600元就能租到。
一时间,万庆良成为广州市民的笑谈,“600帝”的名号也不胫而走。
甚至在万庆良被查处的当晚,一家本地餐厅还打出了“万众欢腾,欢庆下马,业界良心,套餐600”的广告。
万庆良的本意是“让大家观念要转变,从有住房变成有房住”,只不过这话说出来之后,变成了何不食肉糜?
09
万庆良还曾在暴雨之时连夜上街巡查,并向车辆被淹者大喊“我对不起你们啊!”
最为出名的是,他在上任广州市长时,针对“广州富人区”二沙岛存在大量违章建筑的现象,怒斥“如果有钱人都管不住,那穷人还怕什么啊!”。
并批示对其中一处违章最严重、号称价值两亿元的“最牛违建别墅”强制行整体拆除。
这次“硬碰硬”的强拆行动震动全国,引发强烈的舆论关注。
还有便是万庆良热爱运动,爱参加一些团体活动,比如横渡珠江这样的大型活动,做市长的时候拿了第二。

每年端午节前后举办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正式开赛前例行有一个表演赛环节。
万庆良带领的市领导队“连续三年夺得第一名”,2014年则不敌国际友人队,“首次屈居第二”,成为城中笑谈。
国际友人队不懂得中国的人情世故,竟然让市委书记带队成为了第二。估计在此之后,就不会请国际友人参加表演赛了。
万庆良的这些行为,都是极具表演性质的,为的就是打造自己铁腕、亲民、廉明的公众形象。
10
表演出来的东西,终究是表演,万庆良与房地产商人的关系很好,这在揭阳、广州商界几乎就是公开的“秘密”。
他身边一直围绕着一群房产地商人,毕竟他主政时期,最爱搞的就是大项目建设。
发迹于揭阳的创鸿集团在万庆良主政期间拿下了诸多核心地块,一路从揭阳拓土至广州。
创鸿集团创始人为黄鸿明,是与揭阳邻近的汕头市潮阳人。
深圳安远集团董事长陈族远也与万庆良关系密切,他在揭阳力推的“30亿工程”的资金大都是安远集团提供的,项目自然大多数也被他们拿下了。
万庆良与这些商人老板交往,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私人会所了。
在广州主政时期,万庆良最喜欢去的就是白云山风景区的聚芳园、云溪、唐韵(明珠楼)、品云座4座会所了。
以品云座为例,这座会所最为知名的是它的“无敌山景”。
2012年,多家当地媒体对品云座的报道都提到,它是广州天然海拔第一高的餐厅,站在餐厅的露天平台往东南方望去,天河区的天际线一目了然,还能看到8公里外的广州塔。
当年这个地方是不对外开放的,只有富商名流和市委领导才能进去。
当然万庆良被查之后,已经改成平民餐厅了,普通人也可以去消费观光了。
当年这个会所有自己的农场,有100亩的鱼塘,自己养鱼。
还会养本地土猪——也就是传说中的佛冈农场猪,以及本地麻鸡、番鸭、泥鸭和部分蔬菜。
吃饭喝酒主打的就是高端、安全、无公害,都是特供的食材。
当年这里的最低消费也要8800元,这只不过是公布出来的标价而已。
这家会所里面的品云厅是万庆良常常光顾的地方,这里当时不但有吃饭的餐桌,还配备了高档音响和灯光设备,除了吃饭,还可以唱卡拉ok、跳舞。
品云厅连接着一个大露台,透过落地玻璃,整个城市景观就能收入眼中。
这个露台就是现在已经开放的餐厅露天平台,当年的公共资源变成了私家领地,不得不说权力真的是个好东西。
当年的唐韵茶庄就更加神秘了,从不对外营业,因此其中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都有何人前来消费这些情况都无从得知。
很显然这里的服务,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办不到的。
11
相信大家最为关注的还是万庆良的桃色新闻,这家伙也是一个好色之徒,情妇不在少数。
在其落马后,就有当地女公务员表示,早就见识过这位自恃“风流才子”的万书记好色的一面。
万书记目前曝光出的情妇是比较狗血的,是和人一起共享的情妇。
她的名字叫做许秋琳,曾用名许小婉。
她凭借自身的魅力,迷倒了广东市委书记万庆良和揭阳市委书记陈弘平。
2004年至2008年,万庆良担任揭阳市委书记,陈弘平担任副书记,许秋琳是揭阳市润昕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
据媒体报道,广东省纪委在查办陈弘平案时,发现陈有情妇并育有一子。
在询问该涉案女子时,其最终供出与万庆良亦秘密育有一子。
另称,万庆良结识该女子在先,万庆良、陈弘平两人彼此之间对对方的事均不知情。
不得不说这两位曾经在揭阳搭班子的搭档不会想到,双方都给对方戴了一顶“绿帽子”。
许秋琳也是厉害,揭阳两任市委书记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还有便是她竟然给两人一人生了一个孩子,双方都不知情。
甚至陈弘平在佛山中院受审,在当天庭审最后阶段,至少三次为许秋琳求情。
“希望不要处理那些行贿的企业,都是我害了他们,特别是黄鸿明和许秋琳,他们的企业是揭阳的支柱企业。”
陈弘平和万庆良不知道的是,许秋琳可不仅仅是他们两个的共有情妇,她的经历极为劲爆。
她受审的时候表示,我有六个孩子,最小的才10个月,其次一个23个月,快三年了我没有见过他们,我现在都不知道他们长成什么样了,他们的爸爸都被抓了。
六个孩子,分别和万庆良、陈弘平生了一个,最少还有一个爹存在,搞不好还有四个爹,6个孩子6个爹,真的是劲爆到家了。
当然万庆良的情妇据说还有体制内的女干部,在校的大学生,他以风流才子自居,好色的本性是不加掩盖的。
12
万庆良被查之前,其实是有预兆的,当地也已经有了各种不利于他的传闻。
这几乎是每个贪官落马前的标配,被查之前,总会有各种传闻被传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很多征兆出现的。
比如万庆良落马之前,他的老下属们就已经开始纷纷落马了。
自2012年开始到万庆良被查,就有4位揭阳原市级领导陆续被查,分别是原市委书记陈弘平、原市委副书记罗欧、原常务副市长刘盛发、原副市长郑松标。
这些人均是他做揭阳市委书记时候的下属。
2013年年中的时候,广州市纪委查明,包括白云区区委书记、常务副区长、副区长等在内的60多名官员涉及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问题被查处。
这个窝案的爆发,万庆良作为直接领导,也是难逃其咎的。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应该是2013年12月19日,原广州市副市长、增城市委书记曹鉴燎被立案调查,传闻他牵涉城中村城市化改造过程中贪污集体财产等问题。
当时的广州城中村改造,富裕了一大批的村干部,在村民的举报下,很多村官潜逃国外。
广东这个地方,不同于内陆地区,很多人家都在国外有关系,有亲戚,到港澳去,到东南亚去的很多。
因此他们出逃后追逃也会变得更加困难,出去之后无亲无故,和亲朋众多自然是两种境遇的。
万庆良当初也是心有余悸的,也曾意识到自己将要被查了。
为了自救,他还曾豪掷5000万,到北京去活动关系,想要给中纪委的人员行贿,以摆脱对自己的追查。
后来甚至把价位出到了一个亿,不得不说万庆良也真是舍得,不过找到的人不过是一些政治骗子罢了。

13
万庆良的被抓,还是比较突然的,2014年6月27日,他被通知到省委开会,会议开到一半,万庆良就被突然出现的纪委人员给带走了。
当天万庆良本来准备会议结束后,到广州大学考察调研,随行的市委领导都已经准备好出发了。
广州大学那边也准备好接待了,但谁也没有想到出现了这个意外。
2016年9月,万庆良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最后查明了,他的贪腐轨迹,从2000年持续至2014年,14年的时间他贪了1.1亿余元。
值得一提的是,万书记受审的时候,当庭大哭,可谓是声泪俱下。
但不管怎样忏悔,万书记,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