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备孕多久没动静算不孕?不同年龄标准不一样!附医检查全攻略

“备孕 3 个月没怀上,是不是得了不孕症?”“36 岁才开始备孕,试了半年没消息,要不要直接去做试管?”“老公说再等等,

“备孕 3 个月没怀上,是不是得了不孕症?”“36 岁才开始备孕,试了半年没消息,要不要直接去做试管?”“老公说再等等,可我身边朋友都是一两个月就中了,真的快急疯了”…… 备孕群里,关于 “多久没怀上算不孕” 的焦虑每天都在蔓延。

其实,不孕症的诊断有明确的医学标准,但不是 “一刀切”—— 年龄、身体基础、备孕方式都会影响判断。盲目等待可能耽误最佳干预时机,过度焦虑又会打乱内分泌,反而影响受孕。今天就把 “不孕诊断时间线”“不同人群判断标准”“就医检查指南” 一次性讲透,帮你精准判断自己的情况,科学应对备孕难题。

一、先明确:医学上的 “不孕症” 到底怎么定义?

很多人以为 “没怀上就是不孕”,但医学上对不孕症的定义非常严谨,核心是 **“有正常性生活且未避孕,达到一定时间仍未怀孕”**。这个 “时间标准” 是关键,而且会根据年龄、身体状况细分,不是所有人都一样。

1. 核心诊断标准:年龄是 “分水岭”

根据《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诊疗指南》,不孕症的诊断时间主要按 “35 岁” 划分,因为 35 岁后女性卵巢储备会加速下降,男性精子质量也会逐渐下滑,生育能力明显不同:

35 岁以下夫妻:有规律性生活(每周 2-3 次)、未避孕,超过 1 年未怀孕,可诊断为不孕症;

35 岁及以上夫妻:有规律性生活、未避孕,超过 6 个月未怀孕,即可诊断为不孕症;

38 岁及以上女性:即使备孕时间不满 6 个月,但通过检查发现卵巢储备严重下降(如 AMH<0.5ng/ml),也建议按 “不孕” 进行干预。

为什么年龄越大,诊断时间越短?女性 35 岁时,卵子数量只有 25 岁时的 1/3,畸形率却翻倍;男性 35 岁后,精子活力每年下降 1%-2%。随着年龄增长,不孕的病因(如卵巢早衰、精索静脉曲张)更难治疗,所以需要更早干预。比如 35 岁女性备孕 6 个月没怀,若等到 1 年再检查,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 特殊情况:这些人不用等够时间,尽早检查!

除了年龄,以下情况即使备孕时间没到标准,也建议提前就医,因为它们本身就是 “不孕高危因素”:

女性:月经不规律(周期>35 天或<21 天)、有 2 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史、做过人流 / 清宫手术、有盆腔炎 / 宫外孕病史、长期痛经(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男性:有精索静脉曲张、腮腺炎病史(可能损伤睾丸)、长期接触高温 / 辐射环境、勃起功能障碍或射精异常;

夫妻双方:有明确的遗传病家族史(如地中海贫血、染色体异常)。

真实案例:29 岁的李女士,月经周期一直是 40-50 天,备孕 8 个月没怀,没到 “1 年标准” 就去检查,发现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排卵稀发。若等到 1 年再查,又会多耽误 2 个月的调理时间。

二、别慌!先做 “自我评估”:你是 “真不孕” 还是 “假备孕”?

很多夫妻着急就医,却没意识到自己的备孕方式本身就有问题。在判断 “是否不孕” 前,先对照这 3 点做自我评估,排除 “假性不孕”:

1. 第一步:“性生活频率” 够不够?

“规律性生活” 是备孕的基础,若每周同房少于 1 次,即使备孕 1 年没怀,也不能算 “不孕症”—— 因为很可能只是没赶上排卵期。科学频率:每周 2-3 次,排卵期(下次月经前 14 天左右)可隔天 1 次,这样既能保证精子质量,又能覆盖受孕黄金期(卵子存活 12-24 小时,精子存活 2-3 天)。

2. 第二步:“排卵期” 找对了吗?

很多人以为 “月经规律就一定排卵”“月经不规律就一定不排卵”,其实都不对。若没找准排卵期,即使同房再频繁,也很难受孕。精准找排卵的 3 种方法:

日历法:月经规律者,下次月经前 14 天左右是排卵日;

体温法:每天清晨测基础体温,排卵后体温会升高 0.3-0.5℃,持续 12-14 天;

试纸法:排卵前 24-48 小时,LH(黄体生成素)会出现峰值,试纸会显示强阳性,此时同房受孕率最高。

案例:31 岁的张女士,月经规律但备孕 9 个月没怀,自我评估发现 “每次同房都在月经刚结束或快来时”,完全错过排卵期。用试纸监测排卵后调整同房时间,1 个月就成功受孕。

3. 第三步:“生活习惯” 拖后腿了吗?

不良生活习惯会暂时降低生育力,导致 “备孕困难”,但不算 “不孕症”,调整后就能改善:

女性:长期熬夜(影响排卵)、过度节食(BMI<18.5,导致闭经)、爱喝奶茶(高糖引发胰岛素抵抗);

男性:长期泡温泉(高温杀精)、每天抽 10 根以上烟(精子畸形率升高)、熬夜打游戏(睾酮分泌减少)。

案例:30 岁的王先生,备孕 8 个月没怀,精液检查显示 “前向运动精子 28%(略低)”。回忆发现自己每天熬夜到 1 点,还经常泡温泉。调整作息、远离高温后 3 个月复查,精子活力升到 40%,很快就成功受孕。

三、确诊 “不孕” 后该做什么?夫妻同查清单请收好!

若通过自我评估,确认 “性生活规律、找准排卵期、习惯良好”,且达到了对应的诊断时间,就该及时就医。不孕不是 “女方的事”,夫妻同查才能精准找病因—— 临床数据显示,女性因素占 30%-40%,男性因素占 30%-40%,双方共同因素占 20%-30%。

1. 女性必查 4 大项目:从 “卵子” 到 “子宫” 全排查

(1)卵巢功能评估:看 “卵子质量 & 数量”

核心项目:AMH(抗缪勒氏管激素)+ 性激素六项(月经第 2-4 天查)+ B 超监测卵泡;

查什么:AMH 评估卵巢储备(35 岁以下≥2ng/ml 正常,35 岁以上≥1.1ng/ml 正常);性激素六项看是否有多囊(雄激素高、LH/FSH>2)、卵巢早衰(FSH>10IU/L);B 超看卵泡是否能发育成熟(直径≥18mm 为成熟卵泡)。

(2)输卵管通畅度检查:看 “精卵能否相遇”

核心项目:输卵管造影(备孕半年没怀或有流产史建议查);

查什么:通过造影剂显影,看输卵管是否堵塞、粘连(堵塞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分为 “碘油造影”(需 2 个月后再备孕)和 “碘水造影”(次月即可备孕),优先选碘水造影。

(3)子宫环境检查:看 “胚胎能否着床”

核心项目:阴道 B 超 + 宫腔镜(怀疑宫腔粘连时做);

查什么:B 超看是否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厚度(排卵期≥8mm 正常);宫腔镜看是否有宫腔粘连(人流后常见,会导致胚胎无法着床)。

(4)免疫 & 内分泌检查:看 “身体是否排斥胚胎”

核心项目:甲状腺功能(TSH<2.5mIU/L 正常)+ 抗磷脂抗体(反复流产者必查);

查什么:甲减会影响卵子质量和胎儿智力;抗磷脂抗体阳性会攻击胚胎,导致反复着床失败。

2. 男性必查 3 大项目:从 “精子” 到 “输送管道” 全排查

(1)精子质量检测:生育力 “金标准”

核心项目:精液常规(最基础)+ 精子形态分析 + 精液液化时间;

查什么:看精子数量(≥1500 万 / 毫升)、活力(前向运动≥32%)、形态(正常形态≥4%)、液化时间(<30 分钟)。注意:检查前需禁欲 3-7 天,熬夜、喝酒后查会影响结果。

(2)生殖系统超声:看 “精子生成环境”

核心项目:阴囊超声;

查什么:看是否有精索静脉曲张(会导致睾丸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生成)、睾丸炎、附睾梗阻(影响精子成熟)。

(3)内分泌检查:看 “激素是否紊乱”

核心项目:睾酮 + 泌乳素;

查什么:睾酮低(<12nmol/L)会导致精子数量少;泌乳素高(男性>8ng/ml)会抑制睾酮分泌,导致无精。

3. 夫妻同查项目:排查 “共同因素”

染色体检查:有反复流产史、遗传病家族史必查,看是否有染色体平衡易位(会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引发流产);

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避免孕期母婴传播;

免疫相关检查: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排查免疫性不孕(身体攻击精子或胚胎)。

四、常见误区澄清:这 5 个错误想法,别耽误备孕!

1. “备孕 1 个月没怀上,就是不孕了”

错!即使生育能力正常,每个月经周期的受孕概率也只有 20%-30%(25 岁女性),35 岁女性降到 10%-15%。备孕 1-3 个月没怀是正常现象,不用过度焦虑。

2. “不孕就是输卵管堵了,直接做试管就行”

错!输卵管堵塞只是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还有排卵障碍、子宫问题、免疫因素等。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通过促排卵治疗,60%-70% 的人能自然受孕,不用直接做试管。

3. “男性只要能射精,精子就没问题”

错!精子质量和 “能否射精” 无关,很多人能正常射精,但精子数量少、活力差、畸形率高,一样会导致不孕。而且男性精液检查简单、无创,建议先查男性,排除男方因素。

4. “年纪大了不孕,只能做试管”

错!35 岁以上女性不孕,先查病因:若只是卵巢储备略低,通过促排卵 + 指导同房能自然受孕;若输卵管堵塞,可做输卵管疏通术;只有严重少精、卵巢早衰等情况,才需要试管。

5. “查不出病因就是‘不明原因不孕’,只能靠碰运气”

错!“不明原因不孕” 其实是 “检查不够全面”,比如没查免疫因素、输卵管功能(通畅但蠕动差)、精子 DNA 碎片率(碎片率高会影响胚胎着床)。换家正规生殖中心,补充检查可能找到病因。

五、最后想说:不孕不是 “绝症”,及时干预是关键

很多人听到 “不孕症” 就慌了,觉得 “这辈子都不能有孩子了”,但其实 90% 的不孕夫妻通过科学治疗都能成功受孕:

排卵障碍:促排卵治疗,成功率 60%-70%;

输卵管堵塞:疏通术后自然受孕率 40%-50%;

轻度少弱精:调整生活方式 + 药物治疗,成功率 50%-60%;

严重情况:试管婴儿技术,成功率 30%-50%(年龄越小成功率越高)。

备孕就像 “闯关”,没怀上不一定是 “关卡太难”,可能是没找对 “闯关方法”。若达到了诊断时间,别犹豫,及时带伴侣去正规生殖中心检查;若还没到时间,先调整生活习惯、找准排卵期,保持轻松心态。

记住:科学判断 + 积极干预,好孕总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