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浙大高材生李红涛被捕后,竟趁警察查档案时悄悄挪到视线死角,轻松解开手铐,从容地走出了公安局。 李红涛1966年出生在湖北黄陂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中学物理老师,家里堆满电路板和零件;母亲在文化馆工作,擅长古筝,家里书香味挺浓。小时候,他就喜欢摆弄父亲的实验器材,用废电池和电线做过简易电动机,还能拆了钟表再装回去,邻居都叫他“小发明家”。这动手能力从小就冒尖了。 中学时,他成绩一直拔尖,数学和物理尤其出色。参加学校科技小组,拿过不少奖,甚至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中得了亚军,还被评了个“优秀青年”。1985年,他考进浙江大学电子工程系,成绩排全省前十。浙大环境好,学术氛围浓,他一头扎进电路设计和控制系统,跟着导师搞国家级项目,设计信号处理系统,毕业设计还做了个电子控制装置,导师夸他专业功底扎实。 大学毕业后,李红涛回到武汉,进了一家国企做电子设备研发。刚开始他干劲十足,想把学的东西用起来。可时间一长,工作内容单调,升职又慢,他有点坐不住了。那会儿他婚姻也不顺,忙工作顾不上家,最后离了婚。感情受挫,生活不如意,他开始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琢磨着用技术赚快钱。 1992年,他盯上了银行印鉴,凭着专业知识伪造印章,第一次诈骗就弄到8万块。尝到甜头后,他胆子更大,可第二次作案时运气没那么好,直接被抓,押到了黄陂公安局。 1992年4月18日,李红涛被带到黄陂公安局接受审讯。警察忙着查档案,注意力都在文件上,他瞅准机会,慢慢挪到房间角落,躲开视线。他对手铐的锁芯结构门儿清,之前就藏了根细铁丝在衣服里。靠着这根铁丝和对机械的熟悉,他几分钟就打开手铐,趁乱溜到门口。警察没反应过来,门卫也没拦,他就这样混进街头人群跑了。 逃出去后,他先回黄陂老家,把作案用的印鉴和文件一把火烧了。接着偷了辆奥迪车,开车跑路。半道上还偷了辆警车,想蒙混过关,一路狂奔去昆明找女友。 到了昆明,他在女友学校的餐厅被警察逮住。这次跑不掉,直接被押到昆明市第一看守所。他还不死心,跟两个狱友张三和李四合计越狱。用勺子和自制工具挖地道,折腾了快一个月,终于挖通。1992年11月,他们仨爬出去,可惜另外两人很快被抓,他靠机灵多躲了阵子。后来因为偷车没付修车费,被修车厂老板举报,警方顺藤摸瓜,在柳州把他抓回,死刑判决砸下来。 在狱中,李红涛提出研发无刷电机。这技术那时候是中国工业的短板,他写了详细计划,监狱领导看靠谱,就给了他机会。一间监舍改成实验室,他埋头干,1993年11月30日电机转起来,成果不小。领导上报,死刑改成死缓。后来他又完善电机,拿了国家奖,还设计了个监狱监控系统,全国推广。表现好,刑期一减再减,2009年出狱。 出狱后,李红涛被一家科技公司看中,当了工程师,年薪百万。他用知识翻了盘,可早年走歪路也让人惋惜。他的经历证明,脑子好使既能干大事,也能惹大祸。
1992年,浙大高材生李红涛被捕后,竟趁警察查档案时悄悄挪到视线死角,轻松解开手
菖蒲繁花居
2025-07-30 00:32:52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