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熊向晖见到周总理后,问出多年的疑惑:"胡宗南当年知道我的身份,怎么就没揭穿我呢?"周总理笑了笑,揭开了这个谜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夏天,北平的天气闷热,熊向晖推开一扇木门,走进四合院,见到久违的周恩来,他站定后开口,声音压得很低:“总理,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很久了,胡宗南为什么一直没有揭穿我的身份?” 周恩来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放下手里的文件,说:“这个问题,我知道你一直想弄明白。” 熊向晖十多年前从清华校园走上隐秘战线时,还只是个学生,1938年,国民党的青年战地服务团在西安选拔人手,他主动报名,操场上,胡宗南穿着整齐的军装巡视,逐一询问名单。 轮到熊向晖,他站得笔直,回答简洁,胡宗南翻过资料,看到了“清华”两个字,眼神里透出兴趣。 短短几句对答,他被胡宗南挑中,随后,他被安排进入胡宗南的秘书班子,从整理文件到起草文书,逐渐走进核心事务。 胡宗南喜欢能干、沉稳的人,熊向晖做事细致,很快赢得了信任,每天接触到的文件,都是机要内容,他借助身份,把情报传递出去,1943年,蒋介石下令对延安进行突然袭击,胡宗南亲自主持计划。 熊向晖熟记作战命令的内容,用最简单的方式把信息写在一封平常的信中,经由地下联络人送出。 党中央收到消息后迅速应对,部队转移,延安安然无恙,胡宗南抵达时,只见空荡的窑洞和几位老乡,他大为恼火,回去后让秘书起草检讨,那份文件,正是熊向晖亲手写的。 几年后,胡宗南再次奉命进攻延安,熊向晖刚新婚,就被召回身边绘制作战图,他在记下图纸细节后,找机会将内容传给地下电台。 情报送到延安后,中央机关提前撤离,胡宗南再一次扑了空,紧接着,青化砭战役爆发,胡宗南部队受挫,这一连串变故,让熊向晖暗中松了口气,但他的处境更加危险。 1947年秋天,西安地下电台被破获,王石坚被捕,军统通过审讯掌握了一些情报,顺藤摸瓜查到与熊向晖有关的线索,这份材料送到胡宗南案头时,他正在吃早饭,副官见他神情凝重,把门关上。 过了很久,他吩咐副官订一张去美国的船票,说是要送熊向晖出国深造,外界无人知道其中缘由,只看到胡宗南亲自送人登船。 在美国的日子里,熊向晖收到了妻子的信,得知家中被搜查过,他整夜无法入眠,他预料到国民党的手段,却迟迟没有等到坏消息。 妻子安然无恙,还偶尔寄信报平安,他察觉到背后有人在压下风波,但想不通原因。 1949年归国后,他在北平见到了周恩来,问出心中的疑惑后,周恩来停顿片刻,说:“胡宗南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敢承认。” 熊向晖怔住,周恩来看向他,缓缓说道:“你在他身边十年,涉及太多机密,如果承认你是共产党,那就是承认他重用卧底,承认情报泄露源于他,蒋介石会追究,他的对手也会借机打击,他哪敢把这件事说出来。” 熊向晖想起自己被搜查时毫发无损,想起胡宗南在最后时刻的沉默,他终于明白,这一切是出于自保,胡宗南爱惜面子,不愿让外界知道自己看走眼。 他宁可把熊向晖送出国,也不愿将事情闹大,周恩来说:“你的安全,有一半是靠你谨慎,另一半是靠敌人的心虚。” 这句话让熊向晖久久难忘,解放后的一次宴会上,周恩来当着许多起义将领的面公开了他的身份,说他是党安插在敌营的重要同志。 场中一片寂静,随后传来低低的惊叹声,那些曾与他共事的国民党军官面面相觑,仿佛一时无法接受这件事,有人摇头叹息,有人无言。 从那天起,熊向晖不再需要隐藏,他调往外交部门,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外交官,继续为国家工作。 后来,女儿问过他:“胡宗南那么信任你,你有没有想过留在国民党?”熊向晖只是笑了笑,说:“我不是为了某个人,我是为了信仰。” 这句话说得平淡,却像一块石头,落地有声,他回想起那些年,紧张、谨慎、无声的角力,最终让他在新中国的土地上站得坦然,他记得周恩来的那句解释,也记得胡宗南的沉默,这段潜伏岁月,就此有了答案。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柳州政法——熊向晖女儿:父亲的潜伏生涯远比影视剧精彩 学习时报——熊向晖:一个人顶几个师
蒋介石设下圈套,连周总理都中计,只有毛主席保持清醒,成功破解“1936年1月的
【1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