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台“铁锤”战斗机器人组成的巡逻队正在推进,热成像系统锁定战壕内俄军,堑壕

凝眸观史流沙万尺 2025-07-30 00:05:35

近日,三台“铁锤”战斗机器人组成的巡逻队正在推进,热成像系统锁定战壕内俄军,堑壕战当中颠覆性的一幕上演了:这些士兵集体高举双手走向机器人,为首的军官用手机翻译软件反复播放“我们投降”的录音,这样的新型作战模式已经在俄乌战场上不断上演,且在积累着原始的作战经验数据,不断优化和标准化! 这是近日日发生在乌克兰的真实场景。 这标志着双方在阵地战当中,首次出现建制部队向无人作战系统投降的事件的开端。 这些被俘的士兵在多旋翼无人机押送下步行抵达乌军防线,整个受降过程没有一名人类士兵介入,持续仅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而这场战斗仅是乌克兰无人化作战的冰山一角。 因为早在2025年初,哈尔科夫北部就上演了全球首次“全机器人战斗”。 数十台乌军机器人组成编队在光纤无人机的空中掩护下,对俄军突击队展开围攻,它们用灵活机动能力横扫战场,双方的作战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什么时候才能完全进入机器人作战的模式不太可预料?但目前的这些尝试性质的作战模式,当前正在改变战场的预判,以及背后的预测。 这些机器士兵基于过去的经验积累,并在新的基础上形成遥控指挥模式,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无人地面车。 这种运载载具虽然只有300多公斤的自重,却能驮载500公斤物资在弹坑地带穿梭,可谓是火力的保证。 而乌军自研了一系列的战斗机器人,可装备机枪、榴弹发射器甚至化身自爆卡车冲入敌阵。 双方在堑壕战模式当中,如果遇到了这种战场无人车,交战方式势必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扭转。 幸存者坦言:“我们所有的反无人机设备都对AI无效,战士们宁可向机器人缴械也不愿面对未知的精确打击。” 长期制裁使他们在光学器材、电子元件等关键领域存在明显短板,冲突爆发前其无人机国产化率较低,半导体产业链更因制裁几近瘫痪。 前线的技术应对多是原始的木叉无人机,通过加装木叉撞击乌军无人机螺旋桨的“冷兵器”式防御,但这种交战方式无疑让自身处于劣势。 “当军人开始畏惧没有生命的作战单元,这意味着传统战争伦理正在被算法颠覆。” 什么?这已经涉及到了战争的伦理性质,但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无人操控模式对传统步兵冲锋的扭转和降维打击。 因此,无人作战模式正在重塑现代战争,惊疑不定只会错过这种代差的弥补机会。 军事机器人 乌军研究 乌军机器人 乌哈尔科夫战役 乌军炮兵旅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凝眸观史流沙万尺

凝眸观史流沙万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