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浴血荣光》,让观众有所收获的历史,就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蒋介石,也让

晓露残荷角 2025-07-29 22:40:33

看《浴血荣光》,让观众有所收获的历史,就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蒋介石,也让我们记住了他的导师,也算是蒋介石的投资人——张静江。 同时,也让我联想到了吕不韦、范增这样的由商人转入谋士的人。 感觉这些人的识人之术都不怎么样。 吕不韦虽然扶持蠃政,建立了大秦帝国,但自己却反被其害,没得一个好结局。 而范增呢,他的识人之术更不如吕不韦,不仅没有帮助项羽实现一统天下的理想,其结局也十分凄凉。 范增后来因受到项羽的猜忌,被削夺权力,于是请求辞官回乡。 在返回彭城的途中,因背疽发作而病逝,连家乡都没有回成,成了荒原野鬼。 他的离去与死亡,削弱了项羽的智囊力量,也被视为楚汉相争中项羽逐渐失势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张静江呢,识人之术显然也不怎么样。 开始资助孙中山革命,可是孙中又突然离世,转而又扶持蒋介石。 张静江与蒋介石的关系经历了从早期的扶持帮助,到中期的政治同盟,再到后期的逐渐疏远的变化过程,也是有些凄凉感。 蒋介石早年通过接近陈其美、张静江,以获取孙中山的好感,三人还结拜为兄弟。 1920年前后,蒋介石处于人生低谷,张静江对他多有提携,不仅引介蒋介石参加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投机生意,还在蒋介石经济困难时给予援助,并且为蒋和陈洁如做媒,在蒋早年的人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孙中山逝世后,张静江转而全力扶持蒋介石崛起。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张静江应蒋介石急召从上海赶到广州,在幕后辅助蒋度过困境。 随后,蒋介石提名张静江担任国民党中常会主席。 北伐期间,张静江在后方为蒋保驾护航,在重大事务上给蒋以坚定支持。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张静江竭力主张按孙中山的实业兴国遗教,得到蒋介石的认可。 可是1928年后,张静江与蒋介石的关系就开始逐步疏远起来。 一方面,双方在诸多问题上的政见分歧较为严重,蒋介石认为张静江等元老“不通现代政治”。 另一方面,蒋介石追求专断权力,而张静江性格倔强,两人个性碰撞加剧了矛盾。 1928年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前后,张静江与蒋介石的矛盾公开化,张静江选择离开了政治中心,此后两人关系逐渐冷淡。 不过,张静江比吕不韦、范增的结局还是好了许多。 至少,在张静江去逝后,蒋介石不仅参加了他的葬礼,还送了一幅题字——痛失导师! 也算是给张静江的一生,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0 阅读:10
晓露残荷角

晓露残荷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