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年,明朝刚立,状元欧阳伦娶了朱元璋的小女儿安庆公主。新婚夜,本该是甜蜜时刻,两人正缠绵时,安庆公主突然坐起,坚决地说:“以后别碰我的头发! 朱元璋已经不再是那个草莽出身的和尚,而是坐在金銮殿上的开国皇帝。 天下初定,公主待嫁。 这个时候,欧阳伦顶着新科状元的名头走进了皇宫。 他不是将门之后,不是勋贵子弟,只是个书生,却娶了朱元璋最宠的小女儿——安庆公主。 大明朝建国十多年,还没有几个驸马是读书人。 欧阳伦一跃成龙,背后推手不是别人,正是马皇后。 马皇后出身寒门,对科举出身的人格外看重,她看中欧阳伦文章有骨气,做人也沉稳,于是点名把小女儿嫁给他。 圣旨一下,临安万人传颂,书生娶公主,状元进皇门,没人知道这桩婚事的内幕,也没人敢议论安庆公主的身世。 外头只知道她母仪天下,实则宫里常有风声,说这位公主性子孤冷,行事异于常人,终年头戴重纱,不见外人。 迎亲那天,欧阳伦按规矩穿大红蟒袍,骑高头大马,前头锣鼓震天,后头仪仗浩荡,一路走进公主府。 宫门口,朱元璋亲自送出一句话:“此女不易相处,驸马自理。”谁都听出味儿了,谁都不敢说。 洞房那晚,香烛未灭,两人刚靠近,安庆公主忽然坐起,披着红盖头,声音冷得像冰:“以后别碰我的头发。” 欧阳伦愣了,没人告诉他这规矩。他想说什么,却被对方一个眼神逼了回去。 新婚才三日,府里上下都看出来了,这门亲事不对劲。 安庆公主每天坐在厅中不语,不陪驸马起居,不共食、不共寝,独处一室,闭门不出。欧阳伦几次试图靠近,都被她话头堵回。 欧阳伦不是个软骨头。 他当初考状元靠的是冷板凳磨出的硬功夫,现在受这份冷遇,他忍得住,心里不安。 头发之禁事小,宫中风言事大。坊间悄悄传出一句话:“安庆无发,驸马休言。” 没人敢当面讲,可宫里太监早就背后传开了,说这位公主自幼患有脱发之症,天生秃顶,一直以香粉遮盖,连朱元璋都未曾揭过她的头盖。 成婚当晚之所以发怒,就是担心这个秘密传出,毁了大明体面。 欧阳伦这边一边受冷,一边升官。状元出身,加之皇亲身份,很快就被封为驸马都尉。表面风光,内宅如冰。 公主不理他,公公不信他,朝堂上下看他是个半文半武的笑话。 局势转到洪武十六年,欧阳伦奉命出使蜀中,巡视军政。 一趟下来,他回京交账,却被人举报,说他家仆私运茶叶、牟利数万,甚至动用公主封府马车运货,扰乱民间秩序。 朱元璋震怒,下令彻查。欧阳伦一口咬定不知情,说是家仆擅作主张,可查到最后,管家周保竟是安庆公主亲自安排。 这一查,竟牵出公主亲笔手令三封。朝堂一片哗然。 朱元璋冷脸召驸马上殿,欧阳伦当堂认罪,替妻扛下所有指控。 他知道,一旦扯出公主,大明的脸就挂不住,他这条命还留得住,可公主保不住了。 朱元璋没有表态,当晚将安庆公主软禁在宫中,三日后,下旨赐死欧阳伦,理由是“徇私营利,损皇室体统”。 朝报传下,宫人皆惊。状元驸马,封侯未久,首落刑台。 欧阳伦死后,安庆公主三月未言。外头传她疯了,有人说她剪发绝食,也有人说她暴毙宫中。朝中记档只留下七字:“遣入宫闱,未复出。” 没人知道她是病死,还是被“收场”。 那年正好闰三月,雨不停,坊间立起一块碑,写:“明朝状元驸马欧阳伦,死于女发。”人们不敢正言,只拿这话做讽。 多年后,《明史》草成,只在《公主列传》里轻描淡写提了一笔:“安庆,太祖女,下嫁欧阳伦,不克偕老。” 三十年功名,一刀削去,连墓志都无人敢写明驸马之罪。 朱元璋死后,太孙即位,一度有人请求追复欧阳伦名节,被太子党否决。 理由简单:皇室不可有丑,公主不可有错。 这段婚姻,从开始就是交易,书生入宫,换的是命,不是姻缘。 安庆公主那一句“别碰我头发”,不是情绪,是命门。谁碰了,就得有人去死。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不因轰动,而因诡异。一段皇亲国戚的联姻,被一缕头发掀翻,连根拔起。 后人再读欧阳伦文章,空有文采,再也看不到那个头顶金榜的青年郎。
1382年,明朝刚立,状元欧阳伦娶了朱元璋的小女儿安庆公主。新婚夜,本该是甜蜜时
浅笑挽云烟
2025-07-29 16:20:53
0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