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火化总理!”1976年1月11日,当周总理的遗体运到八宝山时,所有的火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7-29 15:02:19

“我们不能火化总理!”1976年1月11日,当周总理的遗体运到八宝山时,所有的火化工人都拒绝给周总理点火。最终,治丧委员会不得不指派一名优秀的党员去完成这一艰难的任务。

1976年1月11日的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火化工人集体沉默地站着。

当载着周恩来遗体的灵车驶入时,领头老师傅突然摘下帽子嘶喊出那句话。

整个车间瞬间响起压抑的抽泣声,烧过万千遗体的老工人攥着点火棒连连后退。

治丧委员会的人连跑三个车间都碰了软钉子,最后只能临时抽调党员刘占海来执行这项特殊任务。

这局面还得从三天前说起。

1月8日清晨,邓颖超在西花厅梳头时,秘书赵炜突然冲进来通知医院紧急来电。

梳子啪嗒掉在梳妆台上,老太太强撑着站起来连说几个"好",可往门口走的几步路里,手指头却抖得解不开围巾。医院抢救室的白炽灯亮得晃眼,心电监护仪上的波浪线越来越平。

邓颖超拿手绢擦了把脸,对着满屋子抹眼泪的医护人员摆摆手:"停手吧,别折腾恩来了。"

她弯腰在丈夫冰凉的前额碰了碰,那声走了的叹息轻得刚出口就散在了消毒水味儿里。

十点多钟邓小平他们几个赶到病房,黑呢子大衣上还沾着室外的寒气。

几位老革命并排站得像几截松木桩,病房静得能听见暖气管子咕嘟声。

转到休息室商量后事时,邓颖超掏出张纸条念了三点:不搞仪式、不开追悼会、不要骨灰。

李先念当场拍着沙发扶手直嚷嚷,说这么办老百姓得把长安街踏平喽。

最后还是叶剑英提了个折中法子——请示主席定夺。

毛泽东接到电话时正靠在床头批文件,听筒那边刚报完"总理逝世",屋里突然传出像老旧风箱似的呜咽声。

警卫员从门缝瞧见老人家手指头死死抠着凉席边,眼泪珠子扑簌簌掉在蓝条纹病号服上。

缓过劲后才给办公厅回了条子:告别仪式和追悼会照常办,骨灰按恩来自己意思处理。

消息是第二天早上七点播出去的。中央广播电台那个男播音员平常念社论字正腔圆的,那天念讣告时嗓子眼像堵了棉花。

东单供销社的售货员记得清楚,库存三百匹黑布两小时就被抢空,胡同口王大妈连夜踩缝纫机,白布花做了两百多朵还是不够发。

最揪心是送灵车那天,长安街两边的人墙从王府井直排到石景山,有个石家庄来的老汉背着铺盖卷蹲在马路牙子上,怀里揣着的冻柿子化成水都没察觉。

回到八宝山那间肃穆的操作间,新党员刘占海攥着点火钮像攥着块烧红的炭。

他仰着脖子深呼吸三次才压下手指,旁边两个扶灵床的同事憋哭憋得直打嗝。

后来追悼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连着摆了三天,花圈堆得里三层外三层,管签到的工作人员最后累得捏不住钢笔。

等所有仪式结束,邓颖超亲自捧着那个紫檀木盒子去了机场。

四捧骨灰分别撒在北京城楼顶上、密云水库中央、天津解放桥下和山东黄河入海口。

飞机掠过渤海湾时,舷窗外的云絮白得跟西花厅院里的海棠花似的。

日子像翻书页那么快,当年哽咽着念讣告的老播音员去年走了,火化间里背过身抹泪的老师傅前些年也没了。

不过那个最后按下点火钮的刘占海还在,2020年接受采访时,已经退休多年的老师傅摩挲着工作证说:"后来烧过部级干部七十三位,可手再没抖过第二回。"

至于守在总理病床前的赵炜,2018年她那本《西花厅岁月》再版时新添了章节。

九十二岁的老人在序言里写:现在年轻人总问我为啥管邓大姐叫超妈,其实当年扶着她从医院后门离开时,我胳膊肘还托着个颤抖的身子骨呢。

这话后来被刻在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新展区的玻璃墙上,2022年扩建时专门加了个暖黄色射灯照着。

说来也怪,北京玉泉山脚有片松柏林,总有老人晨练时绕着走。问起来都摆摆手:"这儿清净,别吵着老乡。"您瞧这人走茶凉的老话儿,搁某些人身上愣是不作数。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