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和中国有关。金正恩一出手就是大动静,前几天说要派3万人去支援俄罗斯,这两天又宣布即将恢复平壤到北京的客运列车。 朝鲜这两年的日子过得挺紧巴。 半岛这地方,周围都是大块头,中、俄、韩围着,地缘上的事儿就没断过。 加上国际上的制裁,手里的钱越来越少,家里的矿挖出来运不出去,想挣点外头的钱,路子也窄。 疫情那几年更难,边境一封,好多跟外头连着的线都断了,尤其是交通,停了快六年,眼瞅着外汇一天天见底。 今年春天,朝鲜观光局的网站悄悄换了新内容,说平壤到北京的国际列车要重新开了。 这趟车可不是新线,跑了快七十年了,就因为疫情,停了五年半。 现在把时刻排得明明白白。 每周一、三、四、六上午十点二十五分,从平壤发车,一路过丹东、沈阳,第二天早上八点三十一分准到北京北站。 回来的时候,同一天下午五点二十五分从北京走,转天上午十一点四十二分回平壤。 为了让这列车顺利跑起来,两边铁路的人没少忙活。 朝鲜那边,铁轨放了这么久,好多地方都锈了,工程师们沿着线路一趟趟查,磨掉锈迹,又把信号系统调试了好几遍,就怕走起来出岔子。 中国这边也不含糊,丹东边境的安检设备加了不少,货车过来,里里外外扫得仔仔细细,连犄角旮旯都不放过。 首班车开之前,票务处的人忙得脚不沾地,一边发票,一边核对乘客的健康证明,连万一出事该怎么应急,都排练了好几回。 这列车一跑起来,最明显的是快了。 以前从平壤到北京得二十个小时,现在缩到十六个小时,不管是去做生意的,还是来旅游的,都觉得方便多了。 丹东那边的边境线上,早就热闹起来了。 货车排着队等通关,司机们摇下车窗聊两句,说的都是矿产品的价格和运期。 路边的商户也高兴,说这阵子打听列车时刻的电话快打爆了,感觉这扇门一打开,空气里都飘着点活泛的劲儿。 跟中国这边忙着通火车的同时,朝鲜跟俄罗斯的来往也密了起来。 其实这两年,朝鲜就常往俄罗斯远东派工人。 那边活儿重,一天干下来累得够呛,但挣的钱比在国内多,对家里来说,算是笔稳当的进项。只是今年不一样,动静比以前大得多。 乌克兰那边说,他们截到的情报里提到,朝鲜打算再往俄罗斯派两万五到三万人。 加上之前已经在库尔斯克那边的一万一千人,还有六千工兵,加起来能有四万七千人。 这些人穿着军服,口号喊得响亮,看着像军队,其实干的都是最险的活儿,扫雷、修路、重建被打坏的地方。 俄罗斯那边也挺上心,调了不少军用运输机和货船,先把人拉到西伯利亚练练手,熟悉熟悉装备,再往更靠前的地方送。 说起来,这更像一场实在的交换。 朝鲜出人力,俄罗斯就给真东西,不光有枪有弹,还有吃的、烧的,甚至一些能帮着提升军工的技术。 这几个月,俄罗斯的绍伊古跑了三趟朝鲜,金正恩还特意去看了特种部队,两边把怎么配合、谁负责什么,都掰扯得清清楚楚。 带过朝鲜士兵的俄军教官说,这些人学东西快,无人机摆弄几天就熟了,真到了要紧时候,也敢往前冲,这点连乌克兰那边都承认。 一边忙着跟中国通火车,一边往俄罗斯派援兵,朝鲜这么做,也是让现实逼的。 跟韩国那边,关系一直僵着,想从南边找机会,难。 俄罗斯自己正打着仗,能匀出来帮衬经济的力气有限。 也就中国这边,市场大,矿啊、钢啊这些东西有稳定的需求,出来玩的人也多,实在是眼下最靠谱的出路。 火车跑起来,矿能更快运到中国,换回来的钱能让工厂转起来,工人有活干。 援兵派过去,换来的物资能填填家里的缺口,粮食、燃油这些紧俏东西,能多来点是点。 这两件事凑在一起,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盘算过的。 不能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得在制裁的缝里多找出几条路。 现在,平壤到北京的火车票已经开始卖了,首班车的票没几天就抢光了。 丹东路边,新搭的货摊支了起来,老板们擦着桌子,等着第一批客人来。 俄罗斯那边,载着朝鲜援兵的列车正哐当哐当地往库尔斯克赶。 铁轨上的声响,跟中朝边境火车的汽笛声混在一起,像是在说一个国家在难日子里,拼命找活路的那点劲儿。 有人说这是朝鲜想打开门,其实倒不如说,是在没办法的时候,找最实在的活法。 火车轮子转起来,援兵的脚步迈出去,说到底都是为了让日子能松快点。 至于外头怎么看,或许对他们来说,眼下能把矿运出去、把东西换回来,比什么都要紧。
乌克兰这下危险了,大概率俄罗斯会动用核武来解决乌克兰,因为不用核武不行了,核武的
【15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