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2月,病重的陈赓大将在上海丁香花园留下人生最后影像 陈赓大将1903年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就接触军旅事,早年进湘军当兵,亲眼见识旧社会的乱象,那时候军阀打来打去,百姓遭罪,他心里不是滋味。1921年,他干脆离开部队,到长沙铁路局干活,顺便进自修大学学新思想,很快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进了黄埔军校第一期,陈赓学到正规军事知识,参与东征北伐,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抗日战争时,他当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1940年9月打下榆社,缴获不少敌方东西。解放战争中,他带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进云南,1950年过昆明金马碧鸡坊,推动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他去抗美援朝,当志愿军副司令员,指挥上甘岭战役,1955年被授大将军衔。一辈子打仗近40年,从红军到多场战争,功勋卓著。他家五代从军,子女全投身部队,三儿子是少将,孙辈还在总参工作,这家风传承得实打实。 陈赓对孩子教育抓得严,不许沾特权,鼓励靠自己考好学校。一次侄子考低分,偷偷改成绩单,他发现后召集大家批评,强调做人要诚实。他自己以身作则,1960年粮食紧,他心脏病需要补营养,但让儿子住校,别养成怕苦的习惯。他很少讲战争故事,因为回忆战友牺牲太痛心,但通过日常行为教导子女珍惜和平。 1960年底,北京冬天冷,气压低加重他的心脏病,医生建议南下养病。1961年初,他带妻子傅涯和几个孩子到上海,住进丁香花园。这地方原是清末官员宅子,后来成市委招待所,环境好,适合休养。到上海后,他带孩子参观提篮桥监狱和汪精卫机关旧址,让他们了解过去苦难,懂得现在生活来之不易。他还看望老同志,像宋庆龄,聊革命往事。 2月份,天晴了,陈赓决定拍全家照,作为留念。照片上他坐椅子上,头发稀疏,面容消瘦,眼神坚定,傅涯和孩子们在旁。这成了他人生最后影像。3月15日,他还坚持写材料,要吃面条。次日凌晨,心痛发作,经抢救无效,3月16日逝世,年仅58岁。 傅涯那时40多岁,独自拉扯五个孩子,继续工作,以行动教育他们。子女在革命家风影响下,从军报国。陈赓一生忠诚党的事业,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精神要一代代传下去。
1961年2月,病重的陈赓大将在上海丁香花园留下人生最后影像 陈赓大将1903年
梦幻樱花季
2025-07-29 14:05:59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