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俄罗斯3岁小女孩因为贪玩被困原始森林,搜救队找了10多天都一无所获。就在大家认为她已遭遇不测时,和小女孩一起失踪多日的宠物狗出现了,它的嘴边还叼着小女孩的发圈。 在俄罗斯萨哈共和国的雅库茨克市,城郊森林入口处立着一座青铜雕像。 雕像里,一只牧羊犬紧紧依偎着一个小女孩,背景是望不到边际的密林。 当地居民说,这尊雕像纪念的是一场跨越 11 天的生命奇迹。 故事要从 2014 年 7 月说起。 三岁的卡琳娜住在雅库茨克郊外的木屋,父母忙于工作时,家中的牧羊犬奈达便是她最亲密的伙伴。 奈达是只普通的大型犬,却总像个小卫士,寸步不离地跟着卡琳娜 —— 她爬窗台时,它会在底下焦躁地转圈;她藏起来玩捉迷藏时,它总能最快找到她。 那天清晨,卡琳娜看到父亲背着工具箱走向林间小道,趁保姆收拾家务的间隙,踮着脚溜出了门。 她想追上父亲,却没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踏入西伯利亚原始森林的怀抱。 奈达发现后,挣脱院子里的链子追了上去,它围着卡琳娜低吼、绕圈,想把她劝回家,可三岁的孩子只当是游戏,越走越深。 直到傍晚,卡琳娜的父母才发现孩子和狗都不见了。 报警后,几十名搜救人员连夜封锁了数十平方公里林地,展开地毯式搜寻。 三天过去,连一丝踪迹都没找到,有人开始劝说家长 “做最坏的打算”。 此时的森林深处,卡琳娜正蜷缩在落叶堆里瑟瑟发抖。 奈达紧紧贴着她,用身体挡住穿林的寒风。 后来动物研究所的人说,这种牧羊犬在低温下散发的热量,抵得上两件成人羽绒服,正是这层温暖,让卡琳娜没在寒夜里失温。 白天,奈达成了 “觅食员”。 它跑几公里到附近的度假别墅,从垃圾桶里叼回残羹冷炙;用嘴毛蘸着溪水带回给卡琳娜喝。 还找到可食用的野果和护林员落下的帆布包 —— 里面有块发霉的黑面包和一张急救毯。 那急救毯,成了后来抵御零下低温的关键。 第七天,奈达的脚掌被木刺扎穿,走路一瘸一拐,却还是每天多次尝试离开,似乎在寻找出路。 卡琳娜越来越虚弱,只能靠在奈达身上昏睡,而奈达每次找到食物,都会用鼻子轻轻拱醒她,看着她吃下才肯自己舔舐几口。 搜救队的希望在第八天降到冰点。 他们收缩了搜寻范围,连最有经验的搜救犬也失去了气味踪迹。 第十一天清晨,雨后的林边小路泥泞不堪。 六点多,一只瘦骨嶙峋的狗突然冲到搜救指挥部帐篷外,它满身泥污,嘴角还叼着个褪色的粉色发圈。 有人一眼认出,那是卡琳娜头上常戴的发绳。 几十人立刻跟上,跟着它穿过倒伏的云杉、积水的苔藓沼泽,走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在一片松针草地上看到了蜷缩的小小身影。 卡琳娜双眼紧闭,脸色苍白,但还有微弱的呼吸。 她被迅速送往医院,检查发现只是脱水和轻度失温,内脏没有损伤。 而奈达在看到卡琳娜被抱起的瞬间,腿一软倒在地上,兽医检查后发现,它的脚掌扎着三根木刺,脚垫早已磨烂,浑身是伤。 后来人们才知道,那 11 天里,奈达不仅用体温护住了卡琳娜,还在她遇到野狼时,挡在她身前发出威慑的低吼;它找到的急救毯,被撕成碎片裹在卡琳娜身上。 它每天跑几公里找食物,累计行程超过三百公里。 如今卡琳娜已经长大,奈达也成了年迈的老狗,但她们依然形影不离。 雅库茨克的那座雕像前,时常有人放下一碗新鲜狗粮。 当地人说,有流浪狗吃过之后,会坐在雕像旁,望着森林的方向,像是在致敬那份跨越物种的忠诚。 还有在2019 年,美国一只金毛犬在主人登山遇险时,守在旁边整整五天,用身体为昏迷的主人挡风,最终引来了搜救队。 牧羊犬奈达的忠诚与智慧,不仅创造了生命奇迹,更成为社会热议的道德范本 —— 它在极端环境下展现的守护本能,比许多人类的功利选择更显纯粹。 社会舆论普遍认为,这起事件折射出动物作为人类伙伴的独特价值:它们的忠诚不掺杂质,守护不计代价。 当地为其立像的举动,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这种纯粹情感的推崇。 不少网友感慨,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奈达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忠诚、坚守与爱的本真意义。 它提醒人们,万物有灵,善待身边的生命,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温暖与力量。 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2014年,俄罗斯3岁小女孩因为贪玩被困原始森林,搜救队找了10多天都一无所获。
语蓉聊武器
2025-07-29 11:14: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