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的一天,斯大林当众将烟头甩到妻子脸上后,当天晚上,她的房间便传出一声枪响!
1898年8月,斯大林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开启了他崭新的政治生涯。随后,他在第比利斯的气象观测台工作,并且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后,党内成员计划在俄国掀起革命浪潮。看到斯大林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利比亚斯的党员邀请他加入他们的行动,致力于为贫苦百姓争取福利。斯大林因此成为该党早期的一员,并于1901年当选为第比利斯委员会的委员。 革命需要资金支持,但布尔什维克的领袖列宁并不亲自筹集资金,其他党内同志也更注重理论工作而非实际的筹款行动。因此,斯大林承担了这项繁重的工作。他参与了多起行动,包括绑架肉票和抢劫银行的运钞车等。这些行动所获得的每一笔钱,都被他毫不私藏地汇给列宁,且每次都附上一句话:“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千万别心疼钱,我们还能搞到钱。”这些资金为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斯大林从流放地回到圣彼得堡,并与加米涅夫、莫洛托夫等人一起,继续从事布尔什维克的《真理报》编辑工作。在4月召开的党内会议上,斯大林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10月,列宁回到国内,组织召开了扩大会议,并通过了发动武装起义的决议。 斯大林被选入领导起义的党总部,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圣彼得堡的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最终,布尔什维克在这场革命中取得了胜利,成功夺取了政权。革命胜利后,斯大林被任命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进一步在布尔什维克政权中占据了重要职位,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932年11月8日的深夜,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一片寂静。这座宏伟建筑的某个房间里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夜的宁静。这一声枪响不仅结束了一个女人的生命,也为一场始于数小时前的悲剧画上了句点。这个女人就是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 就在当天早些时候,克里姆林宫内还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为庆祝十月革命15周年,苏共在这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晚宴。各路苏联高官、将领们陆续抵达现场,衣着光鲜,举止优雅。在这群政要中间,一位身着深黑色连衣裙的女性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斯大林的妻子阿利卢耶娃。 到场后的斯大林很快就与其他官员凑在一起饮酒作乐,丝毫没有在意妻子的存在。随着酒过三巡,斯大林的酒意也渐渐上涌,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举止也变得粗犷起来。作为一个长期困扰着这对夫妻的问题,斯大林的酗酒习惯一直是阿利卢耶娃最为担忧的。在众目睽睽之下,阿利卢耶娃走上前去,试图劝说已经醉意醺醺的斯大林适可而止。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斯大林。酒精的作用让他失去了理智,一时冲动之下,他将手中正在燃烧的雪茄朝着妻子甩了过去。烟头准确地击中了阿利卢耶娃的脸颊,随后掉进了她的衣领。 阿利卢耶娃强忍着屈辱,没有说一句话,转身离开了晚宴现场。当晚,阿利卢耶娃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直到那声惊醒众人的枪响传来。第二天清晨,当仆人们打开房门时,发现阿利卢耶娃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斯大林的身高约1米62,在23岁入狱时,监狱档案中详细记录了他的一些身体特征。小时候,斯大林曾患过天花,这场大病虽然让他幸存,但也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麻子。上学期间,他又感染了败血症,左臂因此受到影响。尽管病愈后,左臂略短且肌肉萎缩,但这并未阻止他继续追求政治目标。托洛茨基曾提到,斯大林总是戴着一只厚手套,哪怕是在政治局会议上,他也保持这一习惯。 1944年,吉拉斯作为铁托的代表第一次见到斯大林时,他对斯大林的印象与以往在照片或新闻中的形象有所不同。斯大林身材矮小,体态不匀称,四肢过长,左臂和左肩看起来似乎不太灵活。他的肚子较大,头发稀少,但并未完全秃顶。斯大林的脸色偏白,且两颊略带红润,吉拉斯后来了解到,这种面色是长期久坐办公室人员的典型特征,在苏联高级干部中被称作“克里姆林宫气色”。他的牙齿不整齐,颜色偏黑,向内凹陷。他的面容看起来十分普通,给人一种农民或家长式的感觉。 回顾1905年,在奇阿图拉的一个炎热夏日,2000名矿工聆听孟什维克党人和斯大林的演讲。当时,斯大林展示了自己卓越的演讲技巧。他首先让孟什维克党人发表讲话,让观众产生厌倦。等到斯大林登场时,他出人意料地表示不想让工人们感到厌烦,因此没有继续演讲,而是直接进入核心问题,言辞简洁而有力。 工人们被他的直率所吸引,纷纷要求他继续发言。斯大林通过这种简洁而冷静的风格赢得了这场辩论。在与孟什维克党人的激烈辩论中,他深知自己与那些滔滔不绝的演讲者相比更具优势。他曾形容自己与他们的差别,就像大炮和近距离目标的关系,“当你需要射击近距离目标时,大炮是不管用的”。斯大林虽然善于言辞,但更倾向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