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中美顺利谈判,特朗普一声令下,让美国政府不要对华轻举妄动!   英媒《金

阿智通鉴 2025-07-29 10:20:13

为了确保中美顺利谈判,特朗普一声令下,让美国政府不要对华轻举妄动!   英媒《金融时报》说美国商务部接到“内部指令”,过去几个月里突然收敛了对华出口管制的狠劲。啥意思呢?就是特朗普亲自发话了,没他点头,谁也别给中国加新的限制。这事儿有点突然,毕竟美国之前在科技战上可是铆足了劲儿卡脖子,怎么突然就转性了?   其实明白人都知道,特朗普这招叫“以退为进”。就拿2025年的美国经济来说,GDP增速从年初的2.4%暴跌到0.8%,衰退概率直奔45%。高盛算过一笔账,要是关税战再这么打下去,美国企业每年得多掏3000亿美元的冤枉钱。福特、沃尔玛这些巨头早就坐不住了,供应链重组的成本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更要命的是,美国零售商协会的数据显示,关税让普通家庭每年多花1800美元,超市货架上的中国商品价格涨得比火箭还快,老百姓怨声载道,特朗普的支持率直接跌到37%,连爱荷华州这种铁杆农业州都开始“反水”——要知道,那里的大豆出口量一年暴跌28.6%,农场主们开着拖拉机在华盛顿游行时,标语上写的都是“要大豆,不要关税”。   这还不算完,美国司法部统计,特朗普政府面临的200多起诉讼里,三分之一都和贸易政策有关。加州、纽约州带头起诉关税违宪,哈佛大学也掺和进来,说这是“用行政命令绑架市场”。   更讽刺的是,美国商务部前脚刚说要收紧AI芯片出口,后脚就被自家企业打脸——英伟达CEO黄仁勋直接放话:“中国市场占我们营收的40%,断供等于自杀。”最后只能搞出个“阉割版”芯片,既想保住市场,又想糊弄国会,结果两边都不讨好。   特朗普心里清楚,再这么硬扛下去,中期选举的农业州票仓就得丢个精光。你看艾奥瓦州,2024年特朗普赢了12个百分点,可到2025年5月民调显示,民主党反超了5个点。   更关键的是,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4月关税升级后,美国大豆在华份额从38%跌到19%,巴西直接占了62%。中粮集团和巴西签的三年期协议,就像一把悬在特朗普头上的剑——就算现在取消关税,市场也回不来了。   还有个绕不开的坎儿:美国的盟友们也开始“阳奉阴违”。欧盟表面上跟着美国喊“去风险”,背地里却偷偷和中国签了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德国巴斯夫在湛江建的化工基地,投资额比之前翻了一番。更绝的是荷兰ASML,一边应付美国的出口限制,一边把旧款光刻机的出货量提高了40%。美国商务部的官员私下承认:“现在连盟友都在钻空子,我们的出口管制成了筛子。”   特朗普这招“缓兵之计”,说白了就是拿关税当筹码,想在谈判桌上多捞点好处。听说他们盯上了中国的稀土出口——2025年6月中国对美稀土出口暴涨660%,直接把美国军工企业的脖子给掐住了。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记者会上话里有话:“稀土供应稳定了,我们可以谈谈其他议题。”   可转头又加了个条件:“中国得减少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这算盘打得叮当响,既想稳住国内产业链,又想插手中国的能源采购,结果中国直接回了一句:“单边制裁无效,我们只认国际法。”   现在的情况就像下棋,特朗普想把关税从145%降到30%,换中国在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上让步。可中国也不是吃素的,关税可以谈,但核心利益没得商量。   有消息说,双方可能把结构性问题扔进“后续磋商”,先解决关税这燃眉之急。这种“面子保全式”的妥协,其实是给特朗普找台阶下——既能宣称“历史性让步”,又能缓解国内压力。   但明白人都知道,这场博弈远没结束。就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的,关税降到正常水平能让全球经济多增长0.5个百分点,可要是美国还抱着“美国优先”的老黄历不放,怕是连这点甜头都尝不到。   说到底,特朗普这招“软硬兼施”,既是被经济现实逼的,也是连任后的策略调整。他心里清楚,把中国逼急了对谁都没好处——中国的反制措施已经让美国农业、科技、制造业叫苦不迭,再这么下去,“让美国再次伟大”可能变成“让美国再次衰退”。   就像在《观察者网》写的,中美得学会“可控竞合”,不然谁都别想好过。这次出口管制的松动,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0 阅读:0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