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被注销的戒牒“含金量”有多高?岳飞曾拿它当军饷用! 释永信的戒牒被中佛协注

史海沉钩 2025-07-29 09:33:54

释永信被注销的戒牒“含金量”有多高?岳飞曾拿它当军饷用! 释永信的戒牒被中佛协注销了 但我们平时在影视剧、小说里看到的并不是戒牒,而是度牒 这里面可有不一样的门道! 戒牒和度牒都是出家人的“户口本”,是僧籍管理的凭证。但度牒的历史有一千多年,而戒牒的出现仅有两百多年。 你知道吗?度牒在古代可是硬通货!早在唐代,度牒就成了朝廷的“财政法宝”。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为了筹集军费,开始大规模出售度牒,一张度牒能换百缗钱,相当于现在的十万元!到了宋代,度牒的价值更是水涨船高,宋神宗时期一张度牒卖130贯,到了南宋孝宗年间,竟然涨到了700贯,战乱时甚至高达1200贯! 岳飞抗金时,就曾用度牒当军饷。当时南宋朝廷财政紧张,岳飞的岳家军急需军费。朝廷拿不出钱,就给了岳飞一万张度牒。岳飞把这些度牒拿到市场上一卖,立刻换来了大量的钱粮,解决了军队的燃眉之急。据记载,岳飞还用度牒换钱造了两千张弓,可见度牒在当时的经济价值有多高! 度牒之所以这么值钱,是因为它能免税免役。在古代,赋税和徭役是老百姓的沉重负担,有了度牒,就相当于有了“免税金牌”。所以,很多人哪怕不出家,也愿意花钱买度牒。宋代甚至出现了专门炒作度牒的商人,他们低价买入空名度牒,高价卖出,从中牟取暴利。 相比之下,戒牒的历史就短多了。戒牒出现于清代雍正年间,当时朝廷废除了度牒制度,改由寺院发放戒牒。戒牒主要是证明僧人受戒的身份,没有度牒那样的经济价值。但在现代,戒牒仍然是僧人的重要凭证,由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印制、发放。 这次释永信的戒牒被注销,意味着他从法律和宗教层面都不再是僧人了。他不能再自称“和尚”,不能主持寺院事务,更不能弘法讲经。这也提醒我们,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出家人的身份都不是随便就能获得的,需要遵守严格的戒律和规定。 从度牒到戒牒,一千多年的僧籍管理制度,见证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变迁。度牒曾经是朝廷的财政工具,岳飞用它换来了抗金的军费;戒牒现在是僧人的身份证明,承载着佛教的戒律和尊严。释永信的戒牒被注销,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对佛教界的一次警示。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19

猜你喜欢

史海沉钩

史海沉钩

专注文献考据与历史真相,还原被遗忘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