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国花3000万美元向澳大利亚买了一艘废船,废船到达广州黄埔船厂后,便开始进行拆解,其他国家纷纷耻笑,买一艘废船,有何用处。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85年,中国海军做了一笔让全世界都看不懂的买卖, 花3000万美元从澳大利亚手里买下一艘名叫“墨尔本号”的破航母。 消息一出,国际社会炸开了锅,美国媒体直接嘲讽这是"史上最蠢交易",毕竟这艘船不仅老掉牙,还是个出了名的"海上瘟神"。 这艘船的故事得从二战说起,英国人在1943年赶工造了艘轻型航母叫"尊严号",结果还没等它上战场,战争就结束了。 1949年,澳大利亚用白菜价10英镑买下这艘船,但附加条件是要在英国花大价钱改装。 英国人给装了斜角甲板和蒸汽弹射器,改名叫"墨尔本号"送到南半球,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噩梦的开始。 1957年刚服役一年多,它就在港口撞了艘驱逐舰,当时大家还觉得是意外。 可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这船就像中了邪,1964年把自家驱逐舰"航海者号"拦腰撞沉,82名官兵喂了鱼。 1969年美澳联合军演时,它又撞沉美军"埃文斯号",73名美国大兵葬身海底。 最离谱的是,事后调查发现美军舰长当时在睡大觉,值班的两个菜鸟军官把船开进了航母航道。 澳大利亚海军被这艘"撞船王"折腾得够呛,光是赔款和维修就花了天文数字,到1982年实在扛不住了,决定把这灾星当废铁卖掉。 拆掉武器电子系统后,西方国家没一个愿意接盘,直到中国出手。 当时3000万美元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的1.8%,这笔巨款买艘"空壳"在西方眼里纯属冤大头行为,美国《海军时报》甚至发文嘲笑:"中国人大概想用生锈的船壳练习游泳"。 可当"墨尔本号"拖进广州黄埔船厂,剧情突然反转, 中国工程师在锈迹斑斑的甲板下发现了惊天秘密,蒸汽弹射器的基座结构完好无损,拦阻索的关键部件也没拆干净。 更让人惊喜的是舰载机起降指挥系统和舷内升降机这些宝贝,这些在当年都是被西方严密封锁的核心技术。 海军科研人员打着手电筒,在这座钢铁迷宫里测绘了三个月,光是图纸就画了很多。 后来参与"辽宁舰"改造的工程师回忆,他们发现澳大利亚人压根不懂怎么彻底拆除弹射器,那些深嵌在船体的钢结构成了最生动的"教科书"。 现在看来,这笔买卖简直赚翻了,当时中国连三千吨的驱逐舰都造不利索,突然获得航母实物研究样本,相当于小学生直接拿到大学教材。 蒸汽弹射器的轨道构造让中国少走十年弯路,后来"歼-15"舰载机的起降测试数据就参考了这些残骸。 更关键的是摸清了航母舱室布局,从油路管线到弹药升降机的设计思路,全被中国工程师用"土办法"逆向破解。 当年嘲笑中国的西方国家后来酸得不行,美国海军情报局甚至发报告指责澳大利亚"严重泄密"。 回头想想,"墨尔本号"的传奇就像一场历史玩笑,英国人造它时偷工减料,澳大利亚用它时事故频发,最后却被中国人点石成金。 这艘被诅咒的破船阴差阳错成了中国航母事业的"启蒙老师",那些留在钢缝里的技术密码,最终化作"山东舰"的飞行甲板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 当年那3000万美元买的不是废铁,而是一把打开深蓝大门的钥匙,这笔买卖的精明程度,直到四十年后全世界才真正看懂。 主要信源:(光明网《80年代以来我国曾购置过4艘航母》、封面新闻——中国航母史(四):购买退役航母 成启蒙样本;生活周刊——礼仪之师的航母梦)
1984年,我国花3000万美元向澳大利亚买了一艘废船,废船到达广州黄埔船厂后,
猫猫背茹茹
2025-07-29 00:57:5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