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通婚严重,为了能在中国定居,缅甸女孩也太拼了 中缅边境那片土地上,跨国通婚的事儿现在真是越来越多了,走在云南瑞丽的街头,一眼就能看到不少挂着 “婚介所” 牌子的门面,这些地方可不只是帮本地人牵线,更多时候是做着中缅通婚的生意。 想找个缅甸姑娘,流程不算复杂。先交五百二十块钱的会员费,就能进去挑人,看中了之后,婚介所会安排见面,双方都点头了,再交一万块的中介费,最后给个三万块左右的彩礼,差不多就能把人领回家过日子。 快的话,几天时间就能搞定一切。这种快速又便宜的模式,让不少其他地方的男人都动了心思,纷纷往边境跑。 不过,这些看起来顺理成章的婚姻里,藏着不少不那么合规的情况,很多缅甸姑娘嫁过来,并没有合法的婚姻手续,就靠一场亲戚朋友见证的酒席算数,有的人甚至连正式身份都没有,成了 “黑户”。 为啥会有这么多缅甸人跑到中国来,还愿意用这种方式留下来? 看看数据就知道,在咱们国家生活的外国人里,缅甸人差不多有三十五万,占了三分之一还多,大多都聚在云南边境,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也简单。 缅甸那边常年不太平,内战打了一年又一年,地方上各自为政,老百姓过日子提心吊胆。 经济也不行,人均 GDP 才一千多美元,连饭都快吃不饱了,反观咱们中国,就算是农村,日子也比缅甸强不少,至少安稳,能吃饱穿暖。 更重要的是,缅甸的女人地位太低了,说是 “第三等公民” 都不为过,排在僧侣和男人后面,家里的事儿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而在中国,女人能管家里的钱,结婚的时候男方还得买房给彩礼,这种待遇对缅甸姑娘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为了能留在中国,这些缅甸姑娘真是想尽了办法,在婚介所里,她们的竞争可激烈了,婚介所的大喇叭整天喊着 “三万块娶个缅甸媳妇”,姑娘们自己也主动降价。 有的说 “一万块就跟你走”,还拍着胸脯保证会洗衣做饭、孝敬公婆,她们还会准备一份详细的 “简历”,写上自己的身高体重、会做什么活儿,就为了能被看中。 有个叫刘从英的缅甸姑娘,算是比较幸运的,她一开始来中国打工,凭着会说中缅两国话的本事,在贸易公司当了翻译,后来还成了物流负责人,嫁给中国人后买了房、生了孩子,日子过得不错。 但像她这样能通过正规途径站稳脚跟的,毕竟是少数。更多没什么文化和技能的姑娘,只能靠通婚这种方式留下来。 其实,中缅边境的人互相通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两国边境线长两千多公里,从汉朝开始就有来往,风俗习惯都差不多,亲戚套亲戚的情况很常见。 清朝的时候就有通婚的记载,就算后来管得严了,这种事儿也没断过。 但这些婚姻带来的麻烦也不少,最头疼的就是结婚证的问题。按规定,缅甸姑娘要嫁过来,得有护照、出入境证明,还有老家开的未婚证明。 可缅甸那边对女人外嫁这事不积极,常常不给开证明,好多夫妻在一起过了十几年,孩子都有了,还是领不了结婚证。 没结婚证,麻烦就接踵而至,媳妇得定期去边境口岸盖章续期,有时候排一个星期的队都不一定能办好,要是忘了,还可能被送回去,孩子上学也是个大难题,得托关系找门路,才能进学校。 不光是这些,还有些人打着通婚的幌子骗人,有个叫小林的,家里条件不好,在老家找不到媳妇,就通过亲戚去缅甸找,花了十二万彩礼娶了个姑娘。 结果第二天就被缅甸那边抓了,说他拐卖人口,彩礼钱还成了罪证,被判了好几年。后来虽然有大使馆帮忙,但也费了老鼻子劲。 这种骗婚的事儿不少见,2018 年下半年,中国和缅甸一起查了六百多起拐卖妇女儿童的案子,还有一百多起婚姻诈骗案。 些事让不少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媳妇的男人心里打鼓,也让正经想过日子的缅甸姑娘处境更难了。 咱们这边对这些事儿,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要收紧边境管理,怕出更多违法的事;另一方面,看着那些已经嫁过来生儿育女的缅甸姑娘,又不能不管。 所以边境的学校会收那些中缅混血的孩子,派出所也得给没户口的新生儿办落户手续。 说起来,这些缅甸姑娘也确实不容易。在老家过不上好日子,为了能在中国安稳活下去,放下尊严去竞争,去适应不一样的生活,她们中的很多人,其实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那些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媳妇的中国男人,也该想清楚,便宜是便宜,快是快,但后面的麻烦事可能比想象的多得多,没法律保障的婚姻,就像沙滩上建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塌了。 中缅边境的这种通婚现象,说到底还是两边日子过得不一样造成的。一边是想找个便宜媳妇,一边是想换个安稳环境,各取所需罢了,只是希望这里面少点骗局,多点真心,让那些真心想过日子的人,能少点折腾,多点安稳。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初果敢以及缅甸打击电诈的时候,手机上的骚扰电话基本上没有减少。
【269评论】【24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