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吴成德,回国后被开除党籍军籍,生活艰苦。1996年,吴成德将军

天地菜男 2025-07-28 22:29:52

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吴成德,回国后被开除党籍军籍,生活艰苦。1996年,吴成德将军在84岁高龄时与世长辞。他的一生可谓传奇而坎坷,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狗头] 1953年9月,朝鲜战争停战后的第一批遣返战俘中,有一个瘦弱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这个人就是60军180师代政委吴成德,他在战俘营度过了两年,却不知道更严峻的考验还在等着他。 回到祖国的那一天,当其他归来的战士被送去接受治疗时,吴成德却被当场宣布开除党籍和军籍。从此,他背上了"叛徒"的标签,回到了山西运城的老家。 在家乡,曾经让乡亲们引以为豪的战斗英雄,现在却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对象。有人在街上遇到他时会故意绕道,甚至有人朝他吐口水。但当地人并不知道,在朝鲜战场上,这个男人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1951年5月,第五次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吴成德所在的180师负责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任务完成后却发现自己被美军重重包围。面对上级分散突围的命令,他在一个山口发现了数百名无法行走的伤员。 这些伤员大多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战士,看到首长出现,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吴成德心里清楚,带着这些伤员突围几乎不可能成功,但他还是做出了决定:"我们一起走。" 正是因为要照顾这些伤员,部队的行进速度大大降低,最终被美军的搜山队发现并俘获。在战俘营里,美军很快发现吴成德是被俘人员中级别最高的政工干部,立即对他展开了特殊的"攻势"。 连续七天七夜的审讯中,美军向他许诺各种条件,包括金钱和高级军衔,但始终得不到他想要的回应。恼怒的美军开始在战俘营中散布"吴成德已经投降"的消息,这个谣言后来成为指控他的"证据"之一。 1954年,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吴成德被分配到辽宁盘锦的大洼农场。在那里,他每天从事最辛苦的体力劳动,全家的生活极其困难,有时候只能靠挖野菜充饥。 即便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吴成德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特殊要求。农场的老职工们后来回忆,这个被认为是"叛徒"的人,经常把自己省下的粮票悄悄给那些更困难的工友。 转机出现在1980年,中央开始对志愿军被俘人员的档案进行重新审查,调查组在美军后来解密的档案中发现了关键证据:审讯记录清楚地显示,吴成德在整个被俘期间始终拒绝与美军合作。 1982年3月,解放军总政治部正式为吴成德恢复了党籍和军籍,并补发了所有应得的工资待遇。当他拿到那笔2万元的补发工资时,当天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 平反之后的14年里,已经年过古稀的吴成德拖着病弱的身体,走遍全国各地作报告。在石家庄一所中学演讲时,有学生问他:"您恨那些冤枉您的人吗?"他指着胸前的勋章回答:"这些不是给我个人的,是给所有志愿军战士的。" 吴成德在晚年累计为教育事业捐款超过200万元,这几乎相当于他全部的补发工资和补贴。他用这种方式,诠释了一个老兵对国家和人民的情感。 1996年3月6日,吴成德在运城去世,享年84岁。在他的葬礼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吊唁者——当年被他带出包围圈的伤员张泽石。这位老人跪在灵前痛哭着说:"首长,我们给您丢人了..." 现在,在180师旧址纪念馆里,陈列着吴成德临终前捐赠的勋章。解说词很简单,只有八个字:忠诚无悔,信仰如山。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坚守,什么是真正的信仰。 主要信源:(郜合启.吴成德: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被俘者[J].世纪风采,2008,(07):43-46.)

0 阅读:1
天地菜男

天地菜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