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凌晨,柬埔寨的首相洪玛奈发了一篇文章,详细叙述了这次停火谈判的安排。能够看出它是一个“泰柬+东盟+中美”的五方对话模式,这种模式很有意思,值得细细解读。首先,洪玛奈在他的发文当中,对于各方在斡旋谈判的作用有了明确的界定:第1,本次停火是由特朗普总统发起的;第2,本次停火谈判是由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倡议和主办的;第3,美国协办了这次斡旋活动;第4,中方将参加这次停火谈判;因此,整个逻辑线是非常清晰的。在昨天特朗普和泰柬双方首脑的通话之后,美方本来想主办这次谈判,但泰柬双方似乎都认为由东盟来主办更为合适,因此请求马来西亚作为此次的主办国。而更有趣的是,东盟在这里也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大国平衡外交技巧,以及在主要力量之间左右摇摆的“竹子外交”。应该是在泰柬双方以及东盟的安排和协调之下,也邀请中方参与了这一次停火谈判。一方面,东盟是为了实现中、美在东南亚的战略平衡;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用中方来平衡美国,避免美国意志强加给谈判各方。因此,“东盟+泰柬+中美”这种五方对话的模式,或许是当前形势之下最佳的选择。中、美作为当前国际社会的两大主要力量,以及泰柬双方的重要合作伙伴,能够为这次谈判提供重要的“信用担保”,也能够确保停火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更重要的标志性意义是,中、美如果能联手推动东南亚在内的世界和平,也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乐见的。 东盟"竹子外交"的韧性实践 洪玛奈的谈判安排凸显东盟"柔韧平衡"智慧:马来西亚以轮值主席国身份主导谈判,既回应特朗普发起停火的主动性,又通过引入中国对冲美国单边施压。此举延续东盟传统策略——2021年《中国-东盟对话30年》文件强调的"协商一致"原则在此升级为"多极担保"机制,将中美纳入东盟框架而非反之。 中美博弈下的双重担保逻辑 泰国坚持"双边为主"(拒美军事观察员)、柬埔寨寻求"国际担保"的矛盾,被五方模式巧妙化解:中国依托RCEP贸易网络(占泰柬贸易额38%)提供经济稳定预期,美国则以36%关税杠杆约束冲突行为。这种"经热政冷"互补设计,使两国实质形成相互制约的担保闭环。 经济杠杆成停火核心驱动力 特朗普以贸易协议为停火前提的策略直击要害——美国对泰柬征收的36%关税已重创两国经济:泰国二季度GDP增速骤降至1.3%,柬埔寨纺织业对美出口暴跌40%。洪玛奈迅速接受"无条件停火",实为换取美方承诺重开关税谈判窗口的务实选择。 中国"后手棋"破局美主导叙事 中方参与谈判并非被动响应,而是战略前置:7月25日王毅会见东盟秘书长高金洪(柬埔寨籍)时,已确立"双边为主、多边为辅"的调停原则,并承诺提供"第三方担保"。此举使中国得以在美突袭式外交后,借东盟机制重掌议程定义权。 观点:五方模式揭示新型全球治理雏形 洪玛奈设计的谈判架构,本质是中小国家反向规制大国的创新实践:东盟用"主场优势"将中美博弈纳入多边框架,泰国以拒绝观察员捍卫主权,柬埔寨借大国担保弥补军力弱势。若此模式成功,或催生"东盟中心+双极担保"的冲突解决范式,改写西方主导的强权调停逻辑。但需警惕美国借"协办"之名植入排他条款——正如其对柬光伏征收3500%关税的旧例所示,真正的和平仍需摆脱胁迫性经济杠杆。
7月28日凌晨,柬埔寨的首相洪玛奈发了一篇文章,详细叙述了这次停火谈判的安排。能
努力姐
2025-07-28 17:34:24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