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流落澳门的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得知新中国成立后百感交集。主动写信请求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7-28 17:13:07

1949年,流落澳门的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得知新中国成立后百感交集。主动写信请求重回组织怀抱。毛主席知道后表示回来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把脱党后的经历原原本本写清楚。   那时的包惠僧住在澳门风顺堂区一条窄巷里,屋顶漏雨就用搪瓷盆接着,女儿饿了只能分半块压缩饼干。   当他从旧报纸上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黑体字时,手里的牙刷掉在地上,泡沫顺着下巴滴进衣襟,28年前在上海石库门参加中共一大的记忆突然涌上来。   那天李汉俊给他的《资本论》扉页上,还写着“革命者的路要自己走到底”。   这个1895年出生的湖北黄冈人,曾是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负责人。1921年夏天,他作为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和陈公博一起走进上海望志路的会场,见证了党的诞生。   那时他刚满26岁,在武汉当记者,因两次采访陈独秀走上革命路,后来还在广州、武汉等地组织工人运动,办过铁路工人夜校,在黄埔军校当过政治教官。   转折发生在1927年,夏斗寅叛变时,因未及时向党组织报告,加上生活作风问题,包惠僧受到留党察看处分。   看着武汉街头的鲜血,他对革命前途彻底绝望,带着妻子躲到江苏乡下,最终脱离了组织。   此后二十多年,他在国民党官场辗转,从内政部参事做到人口局局长,却总像没根的草。   蒋介石的幕僚里有人说他“身上还有共产党的味儿”,陈立夫甚至想因邓演达案查办他,全靠蒋介石一句“无庸立案”才逃过一劫。   1948年国民党败退时,他把赴台证件塞进抽屉,带着家人躲到澳门。   在潮湿的阁楼里,他反复摩挲泛黄的《共产党宣言》,听着窗外葡萄牙巡警的皮靴声,常常想起1921年南湖会议的船票,那张早已泛黄的纸片,背面有他用铅笔写的“初心”二字。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他在煤油灯下给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各写了一封信,信纸被泪水洇得发皱。   给周恩来的信里说:“兄等以廿余年之艰苦奋斗得有今日,良堪佩慰……一有使船,当来晤教。”   二十多天后,他收到回电,只有简单几个字:欢迎北上。   1949年11月,包惠僧带着家人抵达北京。董必武请他吃饭时说:“你回来是党中央的决定。”   周恩来在中南海宴会上握着他的手笑:“当年你说病好了就追上队伍,这次总算追上了。”   他按要求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半年,把3万字的《思想总结》写得工工整整,承认自己“离开革命太久,立场早歪了”。   后来他被安排在内务部当参事,1954年还受毛泽东指派去踏勘中共一大会址。站在兴业路76号的天井里,他指着青砖墙上的裂缝说:“当年开会时没有这道缝。”   晚年住在史家胡同的四合院里,每天清晨打太极拳,口袋里总揣着那张南湖船票的复制品。   1979年临终前,他对女儿说:“把中山装洗干净,里袋有张1921年的船票。”女儿后来才发现,背面的“初心”二字旁,又添了一行小字:“归途虽远,终得抵达。”   有人说他的一生像钟摆,在革命与退隐间摇晃;也有人说,那些走岔的路、绕远的道,最终都通向了最初的信仰。   就像他在回忆录里写的:“革命者的路或许曲折,但只要方向对了,晚到一步,总比永远不到好。”

0 阅读:104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