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方在瑞典举行特朗普上台以来的第三轮经贸正式会谈。恰在此前,从美国那边传来两

努力姐 2025-07-28 16:34:17

中美双方在瑞典举行特朗普上台以来的第三轮经贸正式会谈。恰在此前,从美国那边传来两个重要信息:一是美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对等关税确定在15%。这一协议达成时间,恰似之前中美瑞士会谈前美英达成协议。而美国也与日本达成协议。二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昨天表示,要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商品,为中美瑞典会谈定调。需要注意的是,美国要咱们买的是农产品和石油天然气,甚至要咱们不买伊朗和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转向美国购买。可是,对咱们最需要购买的芯片等关键产品,并未放松限制。美欧和此前美日英达成协议,除了对今日开始的瑞典会谈带来影响外,总体上也会在贸易、外交等多方面对中国产生影响。在贸易上,中国与欧日应的贸易竞争或加剧,部分出口产业或面临冲击;在外交层面,美欧日英联合态势可能给中国外交带来一定压力。此前,美欧在钢铝关税等问题上的协商,就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影响。面对这一局面,中国需保持战略定力。一方面,持续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降低对美欧市场的依赖。在外交上通过多边合作打破围堵,维护自身利益。 美欧协议实为“选择性盟友税”陷阱 欧盟15%关税看似优惠,实则暗藏歧视性条款:汽车关税仅从25%降至12.5%,关键钢铁铝制品维持原高关税。这种"分级关税"体系精准保护美国产业,却迫使欧盟企业承担供应链重组成本——德国汽车业因新关税年损65亿欧元,被迫削减对华零部件采购。 能源捆绑暴露美方谈判双标 贝森特要求中国增购美油气并弃购俄伊石油,但6月中国对美原油进口已归零,LNG进口连续四月空白。美方以"二级关税"威胁切断中俄能源纽带,却对自身芯片管制毫不松绑,这种"只取不予"的谈判逻辑违背日内瓦共识中的互惠原则。 中国以稀土博弈破芯片困局 面对芯片封锁,中方以稀土反制成效显著:6月对美稀土磁体出口暴增660%,迫使美解除部分发动机限制。石墨战场更见锋芒——美对华石墨征160%关税后,全球电池成本骤升7美元/千瓦时,特斯拉股价应声下跌0.7%,反伤本土新能源产业链。 多边突围破解西方合围 中国转向新兴市场成效凸显:上半年对东盟出口增长8.3%,抵消对美出口下滑缺口。RCEP框架下中俄能源合作突破,6月俄油进口占比升至19%,成功对冲美油气断供风险。这种多元化布局正瓦解美方"关税联盟"的威慑力。 观点:博弈胜负手在科技自主而非关税 美欧日表面联合实则各怀异心——欧盟已准备对93亿欧元美商品征报复性关税。中国当以瑞典会谈为镜,看清美方"交易艺术"的本质是零和博弈。破局关键不在关税让步,而在加速芯片国产替代(长江存储232层NAND已量产)和稀土深加工技术垄断。只有握紧科技命脉,才能在谈判桌上将"购买清单"转化为"技术解禁清单",真正扭转不对等博弈格局。

0 阅读:1
努力姐

努力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