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国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想办法施救,蒋介石甚至还接到了爱因斯坦的致电:“陈独秀是东方的文曲星,不是扫把星,请求给予释放!”
上海公共租界春阳里210号响起急促的敲门声,陈独秀正因胃病卧床,桌上摊着几本俄文书籍和一些油印材料,当巡捕破门而入时,这位前中共创始人并未惊慌,只是缓缓起身穿上青色长衫。
面对搜出的九箱文件,陈独秀平静地说,我无所望,唯一要求公开审判,这句话很快传遍上海滩,也让国民党当局意识到,抓到的不只是一个“共党要犯”,更是整个知识界都在关注的文化符号。
北平的胡适连夜给蔡元培打电话,话里透着焦急,老蔡,这次怕是要出大事了。
他心里清楚,虽然陈独秀已脱离中共多年,但蒋介石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个“五四运动总司令”。
三个月后一封来自柏林的电报出现在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发电人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电文很短,陈独秀先生是推动中国启蒙的重要学者,望慎重处理,这封电报让国民党高层颇为意外,一个欧洲科学家为何要为中国政治犯发声?
押解南京的火车上,看守的警员发现这位“要犯”表现异常平静,一路上他时而看书,时而闭目养神,全然不像面临生死审判的人,连年轻的押解军官都私下嘀咕:“这老头心理素质真够强的。”
到达南京车站时,早已等候的记者围了上来,陈独秀面对镜头说出那句后来广为流传的话,此案非法律问题,乃政治问题,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本质,也让原本准备速审速决的国民党当局陷入被动。
这些国际声音通过路透社等媒体传播到全世界,给蒋介石政府造成不小的外交压力,在武汉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有人建议秘密处决,但最终还是采纳了胡适的建议:移交法院公开审判。
陈独秀的辩护律师章士钊突然抛出一个尖锐问题,孙中山先生曾说三民主义就是共产主义,陈先生宣传相似理念为何就成了叛国?全场哗然,连法官都愣了几秒。
但陈独秀却站了起来,打断了律师的辩护,章律师说的不是我的本意,我从反抗满清专制开始,到批判军阀统治,再到抨击封建思想,三十多年来从未改变过立场,他当场宣读了一份五千字的自辩书,逐条反驳起诉书的指控。
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的里,陈独秀的生活并不完全与世隔绝,蔡元培定期派人送书,宋庆龄托人捎来海外报纸,胡适甚至安排美国书商定期寄送学术期刊。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轰炸南京,一块炸弹碎片飞进陈独秀的牢房,在墙上留下一个窟窿,这个意外却给国民党提供了释放他的理由,司法院以“念其学术贡献,且抗战需要团结”为由呈请减刑,蒋介石很快批准。
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提着一只破旧的皮箱走出监狱,箱子里装着他在狱中完成的《说文解字》校注稿和未完成的汉语拼音研究资料。
晚年客居四川江津的陈独秀,因经济拮据常常买不起药物,他在病榻上写下生命中最后一封信,收信人是胡适。
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我当年若只专心做学问,或许今天的境遇会完全不同。。。。。。”这句话最终没有写完,成为他留给历史的最后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