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西是斯大林送的,乌东是叶利钦送的,克里米亚是赫鲁晓夫送的,因乌克兰投靠了西方背叛了兄弟,西方是俄罗斯的敌人,所以俄罗斯要统统收回。这话听着像家族分家产的恩怨,其实背后藏着苏联时期复杂的领土调整史,得从头捋捋才说得清。 苏联刚成立时,列宁为了巩固加盟共和国体系,把顿巴斯和黑海沿岸6个州划给了乌克兰,这一片后来成了乌东工业区的核心,面积足有22万平方公里。 到了斯大林时代,他又从波兰手里抢来利沃夫等地区,加起来6万多平方公里,也并入了乌克兰西部。 这些调整看似简单,实则埋下了隐患。乌东地区俄罗斯人占多数,乌西则以乌克兰族为主,文化和认同本就有差异,却被硬生生塞进同一个国家框架里。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赫鲁晓夫的操作,1954年,为了纪念俄乌合并300周年,他大笔一挥把克里米亚划给了乌克兰。 当时没人觉得这是大事,毕竟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就像左手给右手递东西。可克里米亚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沙俄打了两百年俄土战争才拿下的黑海出海口,战略意义重大。 更关键的是,克里米亚的淡水和物资供应全靠乌克兰本土,从管理便利出发,划给乌克兰似乎合理,但谁也没料到苏联会有解体的一天。 苏联解体后,这些被“赠送”的领土突然成了国家间的界碑。 克里米亚的俄罗斯人占70%,他们觉得自己本就该属于俄罗斯;乌东顿巴斯地区靠着俄罗斯的能源和市场发展,亲俄情绪浓厚;乌西则更亲近欧洲,历史上曾受波兰和奥匈帝国影响。 这种撕裂在2014年彻底爆发——克里米亚通过公投加入俄罗斯,俄乌关系降到冰点。 俄罗斯觉得收回克里米亚天经地义,毕竟赫鲁晓夫的决定本就带着随意性,而且克里米亚有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基地,是其南下地中海的关键。 乌克兰则认为这是赤裸裸的侵略,从苏联继承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西方支持乌克兰,觉得俄罗斯破坏了战后国际秩序;俄罗斯则指责西方推动北约东扩,把刀架到了自己脖子上,收回领土是自保。 2022年战争升级,俄罗斯出兵乌东四州,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巩固克里米亚的安全。赫尔松州与克里米亚相连,拿下这里就能确保克里米亚的淡水和陆路通道不再受乌克兰制约。 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块倒下引发连锁反应,而最初的牌正是苏联时期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领土调整。 现在回头看,苏联的领土划分太看重短期管理便利,却忽视了民族、历史和战略安全的长远考量。 把不同族群、不同认同的地区强行捆绑,又在加盟共和国之间随意调整边界,就像用胶带粘起破碎的花瓶,表面完好,内里裂痕早已深入骨髓。 一旦胶带(苏联中央政府)失效,破碎就是必然。 俄乌战争打到今天,表面是领土争端,实则是历史遗留问题的总爆发。那些被“赠送”的土地,成了双方都不肯放手的执念。 俄罗斯要的是战略安全和历史尊严,乌克兰争的是国家主权和民族认同,西方则夹杂着地缘博弈的算计。 这场仗打到最后,或许谁也赢不了,毕竟历史埋下的雷,总要有人付出代价才能清理干净。
乌西是斯大林送的,乌东是叶利钦送的,克里米亚是赫鲁晓夫送的,因乌克兰投靠了西方背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7-28 16:13:10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