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陈平跪在刘邦灵前痛哭流涕。吕后凑近问道:“你当真把樊哙杀了?”陈平没理吕后,却对已经咽气的刘邦说:“陛下啊,你走得为何这么急!樊哙我给您押回来了,我岂敢擅自做主啊!”
陈平这人,出身不算高大上,阳武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但脑子特别好使。他年轻时就喜欢读黄老之术,也就是黄帝和老子的学问,讲究顺势而为。他先投奔魏王咎,后来觉得没前途,就跑去跟刘邦混。楚汉战争时,他给刘邦出了不少主意,比如离间项羽和范增,让项羽内部乱套;还有封韩信为齐王,稳住东边。这些招数都不花哨,但效果杠杠的,帮刘邦打赢了天下。后来,他还辅佐过吕后、惠帝、文帝,活得够长,也够聪明,最后病死,前178年,得了个献侯的谥号。 吕雉,刘邦的老婆,汉朝第一位皇后。她不是省油的灯,早年跟着刘邦吃苦打天下,楚汉战争时还被项羽抓去当过人质,硬是挺过来了。刘邦当了皇帝,她成了皇后,等刘邦一死,她就掌了大权,临朝称制。她把自己的吕氏亲戚封王封侯,搞得朝堂上怨声载道。不过,她也有功劳,比如稳住了汉初的局面,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基础。她死于前180年,吕氏家族想抢皇位,结果被陈平和周勃联手灭了。
樊哙是刘邦的铁杆兄弟,沛县人,原先是个杀猪的,跟着刘邦起兵,立下不少战功。鸿门宴上,他敢直接冲进去骂项庄,护着刘邦,胆子不是一般大。后来封了舞阳侯,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媭,算是吕家的亲戚。可刘邦晚年多疑,觉得樊哙靠着吕氏要造反,就派陈平和周勃去收拾他。陈平没下死手,把他押回来交差。吕后掌权后保住了樊哙,但他的地位慢慢不行了,前189年病死,谥号武侯。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从沛县一个小亭长混到皇帝,靠的就是眼光和手下这帮人。他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治国时用萧何、曹参这些能人,政策也宽松,算是给汉初定了调子。但他晚年疑心病重,杀了韩信、彭越这些功臣,连樊哙都差点没保住。前195年,他因为箭伤去世,死前还想着怎么收拾樊哙,结果没来得及动手就走了,留下一堆烂摊子给吕后和陈平。
陈平跪在刘邦灵前哭,不是单纯的感情爆发,而是有深意。当时吕后盯着他,怀疑他杀了樊哙,这问题回答不好就是死路一条。他没直接跟吕后硬碰,而是对着刘邦喊,说樊哙押回来了,自己不敢擅自做主。这话表面上是忠心刘邦,实际上是给吕后台阶下,意思是“我没乱杀人,一切按规矩来”。吕后没法当场翻脸,陈平就这么把自己和樊哙的命保住了。这招看着简单,其实是陈平对局势的精准判断,脑子转得快,心思也够深。 刘邦死后,吕后上位,成了实际的掌权者。陈平靠着灵前那场哭戏,得了吕后的信任,先被派去教导惠帝刘盈,当了个郎中令。后来到了惠帝六年,前189年,他跟王陵一起当左右丞相。王陵因为反对吕后封吕氏为王被踢出去,陈平顺势当了右丞相。不过,他心里清楚,吕后在位,实权都在她手里,自己得小心翼翼,别踩雷。他就这么低调地混着,既不得罪吕后,也没让自己掉队。
前180年,吕后一死,吕氏家族想抢皇位,朝堂炸了锅。陈平跟太尉周勃联手,找了个帮手襄平侯纪通,抢了兵符,控制了北军。周勃在军营里喊话,让士兵选边站,将士们都支持刘氏,吕氏彻底没戏。陈平又派刘章带人进宫,把吕产、吕禄这些吕氏核心干掉,彻底清了场。文帝上台后,陈平先让周勃当右丞相,自己当左丞相,后来周勃干不动了,陈平独挑大梁,成了文帝的得力助手。 陈平靠着脑子,在汉初这摊浑水里活得挺好,前178年病死,得了献侯的谥号,算是功成名就。樊哙就没那么走运了,虽然吕后保住了他,但他在朝中的分量越来越轻,前189年病死,谥号武侯。他的儿子樊伉后来在诸吕之乱里被杀,家族也跟着衰落。陈平跟樊哙比,一个靠智谋站稳脚跟,一个靠勇猛却没逃过政治的坑,结局差别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