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上海期间,前委强调不准用炮,可国民党青年军230师固守电厂自来水厂,负隅顽抗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7-28 10:49:22

解放上海期间,前委强调不准用炮,可国民党青年军230师固守电厂自来水厂,负隅顽抗,面对牺牲的战士,27军军长聂风智左右为难。陈毅也很着急,他叫来聂凤智,问守敌长官是谁,当听到敌人副师长名字后,陈毅大感意外:你再说一遍,他叫什么名字?

炮弹在战士身边炸开,硝烟弥漫苏州河岸。解放上海期间,前委的命令像铁一样钉在每个指战员心头:不准用炮!可偏偏国民党青年军230师这帮“硬骨头”,死死赖在电厂和自来水厂里,仗着坚固工事疯狂扫射。

眼看着冲上去的战士一个个倒下,鲜血染红了河水,27军军长聂凤智急得在指挥所里来回踱步,心像被刀绞一样。

打?一发炮弹可能就毁了全上海的水电命脉,成为历史罪人。不打?难道让战士们继续用血肉之躯去填敌人的枪眼?难!太难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压得他喘不过气。

陈毅那边也火烧眉毛,上海就要解放了,就差这临门一脚,偏偏卡在电力和水道上。

他风风火火赶到聂凤智的前线指挥部,劈头就问:“老聂,别急!对面当家的到底是哪个?头头是谁?” 聂凤智赶紧汇报:“青年军230师,师长早卷着细软跑香港去了,现在撑着场子的是副师长,叫许照。”

“许照?”陈毅眼睛猛地一亮,身子前倾:“你再说一遍,他叫什么名字?” “许照,副师长许照!”聂凤智确认道。

“好家伙!有门了!”陈毅重重一拍桌子,刚才的焦急一扫而空,脸上露出胸有成竹的笑容。

这戏剧性的转折让聂凤智一头雾水。不就是个副师长吗?名字咋还能成了救命稻草?

聂凤智不知道,陈毅的脑子活脱脱是个行走的人事档案库!这“许照”两个字一砸进耳朵,立刻激活了陈毅脑海里的重要线索。

他猛然想起一位旧识,江南造船厂的工程师蒋子英老先生。

就在不久前,两人闲聊时,蒋老先生提起过一个得意门生,名字正是许照!老人家还感慨,说这孩子本质不坏,就是跟错了队伍。

更关键的是,蒋子英曾提到,许照对这位恩师极其敬重,甚至公开讲过,“若无蒋师栽培,便无我许照今日,师恩如山,日后但有所命,万死不辞!”

陈毅抓住的正是这根“师生情”的丝线!他立刻对聂凤智下令:“快!别管别的,先找到蒋子英先生!此人是许照的恩师,是我故交,找到他,破局就有了钥匙!”

聂凤智手下的人马立刻行动,很快摸清了蒋子英的住址。

陈毅一分钟都不耽搁,亲自登门拜访。面对突然造访的陈毅司令员,蒋子英非常意外。

陈毅没绕弯子,开门见山讲了当前上海危局,讲了水电厂的重要性,讲了青年军230师负隅顽抗的危险局面,最后点明:“令高足许照现在是守敌主官!请先生看在四百万上海百姓的生计,看在千千万万解放军战士的生命,更看在许照个人前途命运的分上,出面走一遭,把利害讲给许照听,劝他放下武器!”

蒋子英原本就忧心学生在这场历史巨变中的安危,他深知国民党大厦将倾,许照跟着顽抗,绝对是死路一条。

如今陈毅代表解放军主动找上门来劝降,还给了他这个老师一个台阶,一个挽救学生的机会,他怎能不动心?

老人当即答应下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信件,由他口述,很快传递到了困守杨树浦电厂和自来水厂的青年军230师副师长许照手中。

许照突然接到恩师的手书,震惊可想而知。

蒋子英在信中分析了时局,苦口婆心劝他看清大势,为个人、为部下、更为上海这座城市和无数百姓着想,切莫再做无谓牺牲,成千古罪人。

老师熟悉的声音透过字句在耳边回响,重重敲打在许照心上。

他环顾四周坚固却冰冷的厂房工事,想到手下几千号人困兽犹斗的绝望结局,想到负隅顽抗最终可能导致的电厂、水厂毁灭性后果……

老师的话,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许照动摇了。他派人接洽解放军,表达了谈判意愿。

聂凤智接到消息,立刻派出手下最得力也最稳妥的干部肖镜海前往接洽。

临行前,聂凤智千叮咛万嘱咐:“老肖,态度放低点,诚恳点,要让对方看到我们的诚意,要让他们安心!”

肖镜海带着和平的诚意走进敌营,0他没有趾高气扬,没有威逼恐吓,只是将当前的战场态势、解放军的宽大政策以及保护上海城市的决心,坦坦荡荡、心平气和地摆在许照面前。

没有花言巧语,只有对事实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承诺。这份真诚如同钥匙,最终打开了紧闭的城门。

许照和他的八千多名官兵,放下了武器,选择了和平的道路。

杨树浦发电厂高耸的烟囱依然完好无损,水厂巨大的蓄水池依旧清澈平静。

想象一下,如果当时硬打,炮弹砸进去,大上海要黑灯瞎火多久?老百姓又去哪里找干净的水喝?

陈毅关键时刻叫出那个名字,请出那位老师,抵得上千军万炮!名字背后是关系,关系背后是人情,人情用在关键处,竟成了破局的关键手。

0 阅读:0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