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卢长胜为游击队运送管控物资,但到了哨岗前,才发现买通的伪军全部调走,还被伪军查出管控物资。紧急时刻,卢长胜说出这是一名汉奸的货,最终有惊无险通过了哨岗。
卢长胜,1910年出生在江苏徐州潘塘镇潘塘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家里穷,幼年丧父,母亲靠做针线活把他拉扯大。14岁那年,他开始干小商贩,靠一辆骡车走村串户,卖点农具、布匹,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也踏实。1937年,抗战爆发,日军占领徐州,烧杀抢掠,卢长胜亲眼见过乡亲被欺压,爱国的心思就这么点燃了。1939年,他通过地下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秘密交通员。表面上还是个商贩,实际上干起了为游击队运送物资的活儿。 他运的东西可不是普通货,像复写纸、油墨、药品这些,都是当时日军严格管控的物资。游击队靠这些印传单、治伤员,对抗战意义重大。卢长胜个子不高,瘦瘦的,但脑子活,胆子也大,骡车就是他的“武器”,帮他一次次完成任务。
1942年3月17日,卢长胜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把八麻袋管控物资送到游击大队长王铭川手里。那时候,日军管得严,哨岗查得紧,他得格外小心。为了掩人耳目,他把物资藏在骡车底部,上面盖上杂货,像往常一样装成普通商贩的样子出发了。计划是走城南哨岗,那儿有个买通的伪军,平时睁只眼闭只眼,能放行。可谁知道,这天到了哨岗一看,情况不对——买通的人一个都不在,全换成了新面孔。 新来的伪军可不讲情面,翻开麻袋一瞧,物资露馅了。伪军立马围上来,要抓人。卢长胜心里一沉,但脸上没慌。他知道这时候硬拼没用,得靠脑子。他灵机一动,说这些货是汉奸刘科长的,让他不敢轻举妄动。伪军班长半信半疑,打电话去确认,可刘科长不在。卢长胜趁着这空档,赶紧递上几根香烟,伪军收了好处,心一软就放行了。这才算捡回一条命,物资也顺利送到游击队手里。
这事儿听起来简单,可想想那时候的情景,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卢长胜面对的是真刀真枪的伪军,查出物资就是死路一条。他能急中生智,编出汉奸刘科长的名头,还拿捏住伪军的心理,这份冷静和机灵真不简单。 抗战胜利后,卢长胜没去争功,也没啥人知道他的事迹。他还是老样子,推着骡车做小买卖,过着普通日子。1950年,他因病去世,才40岁。村里人听说他干过这些事,自发去祭拜,管他叫“抗战骡车英雄”。他的故事没写进书里,但当地人一代代传下来,成了乡亲们心里的骄傲。那时候,抗战靠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人。他们没枪没炮,有的只是骡车和一颗心,却硬是撑起了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