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黄招强奉命护送伤兵撤退,中途休息时,他发现队伍里多了几张陌生面孔,他

夜南故事 2025-07-28 00:18:37

1979年,黄招强奉命护送伤兵撤退,中途休息时,他发现队伍里多了几张陌生面孔,他端着枪走过去问:“4连的口令是什么?”没想到却因此而让一场灾难消弭于无形。 黄招强是广东河源人,1958年出生的他,从小就爱听老一辈讲抗战故事,长大后,他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fang军战士。因为思想上进,有勇有谋,他很快被提拔为41军121师361团4连7班的班长。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黄招强跟随部队来到中越边境,参加战斗。 2月18日,4连奉命对809高地实施穿插,以破坏敌军安放在此处的火炮。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敌我双方的火力交织在一起,不断有战士受伤倒下。 眼见连队里负伤的兄弟越来越多,连长决定先将伤兵转移到后方进行治疗。那么,护送伤兵的任务应该交给谁呢? 这时,连长想到了智勇双全的黄招强。 黄招强接到任务后,没有半分迟疑,果断地带领7班踏上了护送伤员的路程。 为了保证伤员的安全,黄招强一路都走在队伍最前面,一双眼睛犹如探照灯般警惕地观察四周,生怕中了越军的埋伏。 走着走着,他突然听到前方的草丛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他立马示意队伍停止前进,自己小心翼翼地上前察看。 谁知他一靠近,草丛又没了动静,经过仔细察看后,他确定没有异常,这又才领着大家继续前进。 经过这件事后,他越发小心谨慎起来。 说来奇怪,接下来的一段路,他们走得格外顺畅,许多适合埋伏的地方,一个伏兵都没有,黄招强心里不由得泛起嘀咕:“一个伏兵都没有,这不像敌人的风格。” 以往的经历告诉他,敌人的阴险狡诈不可小觑,因此他暗暗提醒自己:“要更小心才行。” 考虑到队伍里伤员居多,黄招强走了一段后,便招呼大家原地休息,他也趁着休整的机会,细心询问大家的情况,以免伤员出现什么意外。 当他即将走到队伍末端时,突然发现队伍里多出了几个陌生面孔! 他瞬间汗毛倒立,端起枪,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几人,问道:“你们是谁?怎么会在我们队伍里?” 其中一人摆着手答道:“同志,别紧张,我们也是伤兵,从前线撤下来的。” 黄招强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发现他们虽然穿着我军军服,且个个灰头土脸,却不像受了伤的样子,于是更加疑惑,紧接着问:“前线?前线哪个部队的?” 那人回答:“我们是4连的。” 4连?! 黄招强心中的弦一下绷紧了——4连正是他所在的部队,他虽不敢说4连战士自己个个都认识,但至少都面熟,他十分确定自己绝没见过这几个人! 想到这儿,他暗暗扣紧了扳机,继续问道:“那你说说4连的口令是什么?” 这下,对方彻底懵圈了,支支吾吾答不上来,黄招强用余光瞄到,这几个人中,有人悄悄将手摸向了腰间的配枪…… “是敌人!”电光火石间,他的脑海闪过这个念头。 说时迟那时快,他果断扣动扳机,射向那几人,7班的战士见状,也迅速围拢过来。 三名敌人很快命丧当场,剩下的敌人见状,一边举枪还击,一边朝草丛逃窜而去。 黄招强迅速安排了几名战士在原地保护伤兵,其他人则随自己去追击敌人。 一名敌军在被俘后交待:上级命令他们穿上我军的衣服,伪装成伤员混进队伍里,然后伺机杀害伤员,并破坏我军的大后方。 而随着这些敌军或死或俘,他们的阴谋诡计也彻底泡了汤。 多亏黄招强足够谨慎、机智,这场灾祸才能消弭于无形——不论什么时候,避开灾难的最好方法,都不是向上天祈求“幸运”,而是自己始终保持警惕与谨慎,你说对吗?

0 阅读:144

猜你喜欢

夜南故事

夜南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