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一口气花150亿请中国驻军,又花35亿买导弹,付款极爽快

古月晓闲 2025-07-27 16:52:01

最近,以色列政府传出消息,表示准备对沙特境内的东风导弹设施发起“精准打击”,这一决策迅速引起广泛关注。以色列此举的原因,源自于他们对于沙特拥有中国制造的战略武器的强烈不满。然而,沙特的回应却毫不含糊,表达了极强的自信与决心:“该基地有中国军人驻守,你们不妨试试看。”这并非空洞的威胁,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大家都清楚,在中东地区,只有沙特能够凭借“中国士兵”这一字眼有效震慑以色列。

01. 美国拒绝供货,沙特转向中国寻求援助

中东,作为全球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沙特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雄厚的财力与广泛的人脉让它在国际事务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面对关键时刻的合作伙伴,能否依靠他们提供必要支持,才是衡量友谊真伪的标准。某一年,沙特在面对重大安全威胁时,迫切需要采购先进的中程弹道导弹,并决定向美国提出购买请求。然而,美国以种种理由拒绝了沙特的请求,尤其是为了维持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平衡,保护以色列的利益。

沙特与美国的关系虽然一度非常亲密,但美国的态度让沙特大失所望。无奈之下,沙特转向了苏联求助,但由于两国之间长期保持的紧密关系,沙特同样遭到了拒绝。就在沙特陷入困境时,得知中国正在发展导弹制造能力,且渴望与中东国家建立军事合作。沙特此时急需解决问题,而中国的军事工业正好为其提供了突破口。

不久后,双方迅速达成了协议,沙特决定高价采购中国的东风-3导弹。东风-3是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的中程弹道导弹,射程可达2500公里,而其升级版东风-3A型更是能够达到3000公里以上的射程。最为关键的是,这款导弹不仅具备战略威慑功能,而且即便不搭载核弹头,依然能发挥强大的打击能力。

在这笔交易中,沙特不仅要求购买导弹,还要求提供全套服务,包括发射架、技术转让、人员培训以及长期的维护保障。沙特的慷慨要求令中国军工企业大为吃惊。最终,沙特一次性采购了36枚东风-3导弹,合同金额从最初的10亿美元跃升至35亿美元,成为中国军工产品首次成功进入中东市场的标志。此举不只是为沙特的安全提供保障,也为中国军工产业的国际化铺平了道路。

02. 金轮工程的启动:中国驻军沙漠,确保导弹的精准打击能力

购买导弹只是沙特军事战略中的第一步,背后还有着更为深远的布局。为了确保这些导弹能够精准打击,沙特决定与中国的金轮工程有限公司展开合作,专门为导弹系统提供维护与保障工作。为了保证导弹系统的长久运作,沙特在这一项目中投入了150亿美元。这一项目的执行由中国的“第二炮兵部队”现役及退役人员负责,意味着中国在沙特的军事驻扎为其导弹系统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沙特的指示下,中国团队在沙漠中建设了标准化的军事营区,包括导弹发射井等设施。整个施工过程不干扰技术细节,沙特提供了全力配合,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沙特甚至要求提供中文标识和翻译,以确保操作的精准性。数年后,当沙特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遭遇严重威胁时,“金轮工程”的战略导弹部队成为了沙特的保护伞,成功反击了敌方的导弹攻击。

03. 沙特与中国的军事合作:长远的战略布局

沙特与中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已经成为了中东地区的标志性案例,堪称两国军事合作的经典。军事专家指出,这笔合作具有三大意义:它打破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垄断;它帮助中国进入了国际军工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而最重要的是,它使沙特认识到在安全和外交决策中,自主选择的重要性。

沙特在2014年的阅兵式上首次公开展示了中国东风-3导弹,这一举动震动了国际社会。美国媒体认为这一举措极大地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力量格局。随后的几年,沙特不仅购买了东风-3,还进一步采购了更为先进的东风-21导弹,形成了低调但有效的战略威慑。

至此,中沙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22年,中沙贸易额达到了1160亿美元,是美沙贸易额的三倍。2023年,在中国的推动下,沙特与伊朗达成了历史性的和解,实现了“中东世纪大和解”。这一切都源于当年那笔军事合作交易。

0 阅读:4347

评论列表

如风卷云

如风卷云

16
2025-07-27 22:42

沙老板吐出一口中华烟,抿了一口红酒,指着桌子上的宁夏红悠闲地说:你们信不信,只要龙哥在,这个瓶子里的酒都不会晃一下?我敢打赌。

殁殁

殁殁

5
2025-07-28 00:07

天天炒这些冷饭

用户91xxx09 回复 07-28 03:11
总比天天跪西方好

农。。。。生

农。。。。生

4
2025-07-28 00:53

沙特说,跟着龙哥,没人敢动,安全[滑稽笑]

天高云淡 回复 07-28 05:37
梦醒时分到了

用户10xxx44

用户10xxx44

3
2025-07-28 04:45

乱写的,错别字太多。什么中国驻军沙漠等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