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聘让年轻医生难找工作?浙江大三甲主任发声:返聘并未抢了年轻人饭碗,我们不占编!资源分配、观念差异让返聘矛盾频发
多起高龄返聘事件引发舆论
返聘让年轻医生难找工作?
前些日子,医护人员高龄返聘被推上了舆论的风暴中心。
先是青岛一名86岁护士被返聘,因每周仅需完成4份护理记录,身边需要有年轻护士照看,这引起了网友的不满。多数人认为,86岁的老护士,自己都没法照顾自己,还想着照顾病人,这话说出来让人无法信服。
紧接着,浙江一家医院又曝出一名退休返聘医生工作清闲,一周只上两天班,却能拿退休金+医院工资+科室奖金三重收入。
由于新闻报道的时间处于五六月份,正是今年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针对以上高龄医护人员返聘的种种现象,一些家长怒不可遏。他们认为正是因为返聘了太多退休医生,导致医院岗位释放不出来,这才造成了如今找工作困难的现状,于是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呼吁取消医生返聘的声音。
7月12日,山东一名网友就发长文呼吁:“我建议取消一切返聘,有医生曾经介绍过,他们医院一位80多岁的返聘老中医,老眼昏花,一个处方她说了近四十味中药,学生说处方签写不下了,她才停住。这实在让人怀疑她的医术,是因为处方签写不下了,她才停止添药,而不是考虑这一味药有没有效果,在她眼里多加一味药和少加一味药都没有什么区别,就这样的返聘医生,凭啥能拿退休金+医院工资+科室奖金三重收入?”
“我的孩子去年毕业,我知道他找工作是多么艰难。在内科,返聘医生一大堆,问就是有老医生帮衬着,不需要招人,你不招年轻人,难道要指望返聘医生一辈子?我人微言轻,我的建议可能没人会看到,但我还是要建议医院取消医生返聘,或者让老医生去基层医院或者街道医院进行退休后再就业,既能分流大医院的患者,还能发热发光,总之别留在大医院返聘了,这样只会增加年轻医生的负担。”
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貌似受到挑战,这是我们极为担忧的,老前辈和新人这两个群体似乎也有了某种矛盾,在医疗行业当医生,我们更能感受到这种毫不掩饰的冲突。
例如,曾有年轻医生指责老医生:“走路都费劲,为什么还要被返聘拿着高工资占着坑呢?老的不走,对科室依然还有话语权,新生力量进不来,后辈们还怎么上进?”
这样的话很无情、扎心,听起来也刺耳,但就是这样毫不客气的话,正在被越来越多地说出来。
浙江大三甲主任发声:返聘并未抢了年轻人饭碗,
我们不占编!
面对这样的声音,我们期待老前辈们能在网上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能够跟年轻医生互动一下,增加理解。
近期,浙江大三甲皮肤科潘主任针对以上争议,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道:“医生退休了再返聘,是在抢年轻人的饭碗?退休医生返聘,不占编制,并不影响年轻人晋升指标。”
随后,他给出了医生返聘的三个益处:第一,医生能够退休返聘,说明医院、科室比较认可医生的水平,这对病人有利;第二,现在像我们这样的三甲医院,分院、异地院区越来越多,医生反而捉襟见肘不够用,退休医生发挥余热,可以解决年轻医生培养跟不上医院发展的问题;第三,医生职业决定了医生的临床经验在看病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好的退休医生能够带领年轻医生更好成长。
他也表示:“当然,也有不求上进混日子、水平差的退休医生,这就跟年轻医生也不是个个都努力上进一样。老年医生是有不少人对电脑搞得不熟练,但这跟他们年轻时所处的时代有关系,再加上年纪大了,眼睛有点花了,出些状况也能理解,但这并不是抵制老年医生的理由。”
7月2日,江苏南京某三级医院一名退休返聘医生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她认为:“退休医生返聘,那是国家政策所致。例如,三级医院想要保住等级,就得要求高级、中级、初级医生的比例,如果高级职称医生太少,检查不合格,除了需要立即整改,还要罚款,我们都退了,没有那么多高级职称的医生撑门面咋办?注意,不是我们想要被返聘,而是医院找上门求着我们返聘。”
目前,退休后返聘,对医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在一项共有 1380 人参与的调查中,包括 1099 名医生和 281 名医学生,问及“是否愿意退休后被单位返聘?”,参与者中有 21.9% 表示十分愿意,46.5% 视情况而定,可能愿意。另外,45.9% 的参与者表示,如果退休后被返聘,会选择给病人看病,32.4% 则表示退休后想要返聘做医学院老师。
资源分配、观念差异、制度不透明
这些让科室矛盾频发
很多医生希望能被返聘,但也有一些专家比较通透,此前,张文宏医生就郑重表示,等到退休就退下来,不会返聘,一定不会占着年轻人的位置,该退休就退休,给年轻人腾位置。
连张文宏这样的大咖级医生都对返聘有所顾虑,足以可见这其中隐藏的矛盾了。
7月18日,湖北一名自媒体评论员就表示:“最近医疗圈医生返聘的事太有争议了,某三甲医院有个年轻大夫在网上吐槽返聘的老专家,说他们医术不行还占着位置,建议让这些老大夫去社区医院发挥余热。这事一出来,立马在医生们的朋友圈炸开了锅,跟宫斗一样。”
其实,我们可以把医生分成老前辈、中生代和新人三类,老前辈们赶上了好时候,退休了还被返聘回来,这就搞得中生代特别憋屈,我们也能理解中生代为什么不喜欢老医生返聘了。
首先,医院各科室的好位置就那么几个,老专家返聘回来又占着主任的位置,年轻人想往上爬特别难。就算不再当主任了,返聘回来的老医生往那一站,这就让新主任很尴尬,这个科室你就说听谁的吧?
其次是资源分配问题,老专家在医院干了一辈子,人脉广、资源多,返聘回来其实还是他们说了算。不管是做手术、搞科研还是评职称,年轻人都得看他们的脸色。此前,北京一名主治医生就表示,科里返聘回来的主任今年64岁,虽然已经退休,但依旧可以分配手术资源,能挣大钱又轻松的手术全被把持着,时间长了,谁心里没点怨气?
返聘后容易产生矛盾,其实还有观念的差异。老专家看病靠经验,但年轻人更相信检查的数据,两边经常会因为怎么治病而吵架,双方都觉得对方做的不对。就比如上文中一名年轻医生认为老中医写了40味中药,因为纸张不够写了才停止加药,年轻医生就认为这不科学,简直就是儿戏,从而内心深处就会鄙视这样的返聘医生。
最后,返聘制度有点不透明。现实中,医院领导说你能返聘,那你就能返聘,似乎根本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有的老专家水平确实不行,只是靠着人脉就被返聘回来了,回来后权力依旧很大。而且,有些人返聘后待遇甚至比在职时还好,也不用考核,想来几天就来几天,如此,年轻人当然不服气了。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这意味着未来5年有接近一亿的人口亟待退休。
可以肯定,未来几年将有一大批退休医生面临返聘的抉择,这也正是返聘会一直被热议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