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外长杨文荣表示,在东南亚,没有国家想让中国成为敌人,但也没有国家想让中国

依秋聊趣 2025-07-26 14:40:24

新加坡前外长杨文荣表示,在东南亚,没有国家想让中国成为敌人,但也没有国家想让中国太靠近,因为中国太大了,如果距离中国太近,就会失去独立自主。所以在东南亚,有一种平衡大国关系的深层本能。 东南亚国家在中美关系里总得找平衡,尤其半导体这块,他们一边得依赖中国成熟芯片多,但又得拉美国技术进来保经济独立。 最典型的当属马来西亚,早在2013年,中国从马来西亚进口的芯片就高达290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12%,相当于每天有一整艘货轮的芯片从巴生港运往中国。 但马来西亚人精得很,他们一边给中国提供封装测试服务,一边把英特尔这种美国巨头哄得团团转。2021年,英特尔大手一挥砸下71亿美元在槟城建了个超级封装厂,专门生产3DIC芯片,还扬言到2032年总投资要达到140亿美元。 说白了,他们就是想既享受中国市场的红利,又抱紧美国大腿求技术安全感。 越南更精明,中美贸易战打响后,越南成了“中国+1”战略的最大赢家,三星把三分之二的手机产能搬到了河内,富士康也把苹果耳机生产线挪到了北宁省。 但越南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一边组装中国运来的芯片,一边偷偷和美国眉来眼去。2023年,德州仪器宣布在吉隆坡和马六甲建两座封测厂,投资27亿美元,每天能生产上亿颗模拟芯片。 更绝的是,越南还把中国的产业链玩出了新花样:从广西拉来原材料,在海防加工成半成品,再贴上“越南制造”的标签出口到美国,完美避开关税壁垒。 泰国则是另一种画风,他们居然在半导体领域玩起了“汽车+芯片”的跨界组合。日系车企在泰国扎根几十年,索尼、三星这些日韩芯片厂自然跟着来凑热闹,把泰国变成了汽车芯片的“后宫”。 但泰国人不满足于只当日韩的小弟,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从深圳进口成熟的车规级芯片,再转手卖给丰田、本田,赚个差价美滋滋。与此同时,泰国政府还搞了个“13年免税大礼包”,专门勾引美国芯片厂来投资,德州仪器、博世这些巨头果然上钩,在曼谷和槟城建起了测试中心和封装厂。 印尼和菲律宾这对难兄难弟也没闲着,印尼仗着自己有镍矿和铝土矿这些半导体原材料,一边和中国合作开发冶炼项目,一边拉着英伟达搞AI人才培训,扬言要在2035年培养900万数字专家。 菲律宾更直接,干脆把台积电当成了救命稻草,想靠着台湾的技术一步登天,但无奈基础设施太拉垮,连富士康都中途跑路了。 不过,东南亚的平衡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美国佬最近开始使绊子了,2025年出台的AI芯片出口限制,让印尼这种依赖进口GPU的国家叫苦不迭,每年只能买5万个高端芯片,连建个像样的AI中心都不够。 但东南亚人有的是办法,他们学起了中国的“曲线救国”:把芯片先运到马来西亚改个包装,再转口到中国,或者通过香港的中间商搞“保税区中转”,气得美国商务部直跺脚。 最有意思的是新加坡,这个弹丸之地把平衡术玩成了艺术。它一边让台积电在新加坡建高端芯片设计中心,一边又和中国合作开发智慧城市项目,用的都是华为的5G设备和海思的芯片。更绝的是,新加坡还搞了个“半导体创新联盟”,把中美欧的企业都拉进来,表面上是技术交流,实际上是把各方的技术都偷学一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东南亚国家只能靠着骑墙苟活。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会被砸,但把篮子挂在两棵树上又容易扯破。于是,他们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平衡扁担”,一头挑着中国的成熟芯片,另一头挑着美国的先进技术,在全球化的山路上走得摇摇晃晃却又稳稳当当。 这种生存智慧,或许才是东南亚在大国博弈中真正的护城河。

0 阅读:0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