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条诫令》看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重要性 《十条诫令》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和平演变策略,由前中情局局长艾伦·杜勒斯主导制定,核心目标是通过意识形态渗透瓦解目标国家的政治和社会体系,其简略内容如下(更详尽内容,请朋友们自行搜索): 1、物质引诱青年。2、文化渗透战略。 3、转移青年关注。4、制造社会分裂。 5、丑化领导形象。6、推广民主运动。 7、经济金融打击。8、工业技术压制。 9、破坏传统价值。10、武装潜在敌人。 有人说《十条诫令》是假的,有人说是真的,无论真假,事实是真的,十条之意我们都很清楚,也可以说是就在眼前。 毛主席对这个问题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可谓早已森然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对华关系白皮书》,毛主席当即发表5篇雄文予以驳斥,明确指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号召大家“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1957年6月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中指出资本主义世界要有这样一个“基本的信念”:“如果它继续要有孩子的话,而他们又有孩子的话,他们的后代将获得自由。”对此,毛主席是这么说的:“帝国主义对我们第一代、第二代大概没有指望了,但他们寄希望于第三代、第四代和平演变,杜勒斯辈就是这么公开说的。因此我们要准备后事,要培养革命接班人。” 在杜勒斯们的眼里,社会主义国家只要走了资本主义,一切都好办!于是,他们不遗余力地搞“和平演变”。
由《十条诫令》看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重要性 《十条诫令》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中央情
发事过去
2025-07-26 13:13:10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