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酬?我不要了。”黄渤这一笔划下去,划掉的可不光是个数字,更像是在娱乐圈那条“咖位越大拿钱越多”的潜规则上,划了道口子。 要知道陈佩斯筹备《戏台》这八年,太难了——投资方跑了五回,他自己都把房子抵押了,到现在排片还被挤到半夜。可黄渤偏在这时候站出来,零片酬接了这部不被看好的戏。 这次陈佩斯带着自导自演的《戏台》回归,好多人都说“爷青回”,其实就是因为他的作品总能勾出童年记忆里的笑声。这种能穿越时光的共鸣,本身就说明作品的分量。 我刚从《戏台》点映场出来,心里那股热乎劲儿还没散,必须跟大伙聊聊。 先把话说在前头:我跟这电影没半毛钱利益关系,评价全凭真实感受。 唯一算“偏私”的,就是打心底里敬陈佩斯老爷子——从80年代起,他就在银幕和舞台上塑造了太多国民记忆里的幽默形象,不管是小品里的机灵劲儿,还是电影里的鲜活感,早就成了中国喜剧界的传奇。就冲这份几十年的坚持,也让人忍不住多份期待。 说回电影本身,那真是部纯纯的精品。从故事里的民国韵味,到演员们哪怕一个眼神的戏,再到藏在细节里的戏曲元素,能看出是一点点精雕细琢出来的。 网上有人挑了些小瑕疵,说实话,在整体的质感面前,这些根本不值一提,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故意找茬——就像吃顿扎实的好菜,非盯着葱花摆得不够齐说事儿,太没必要了。 电影正式上映,我敢说肯定能爆火。现在观众眼睛亮得很,好片坏片一眼就能分清,所谓的“大众觉醒”早就成了气候,场外那些杂音根本挡不住大家对好作品的认可。 最后斗胆预测下票房:保底10亿绝对稳,要是口碑再发酵发酵,冲到20亿也不是没可能。 毕竟能让观众笑着回忆童年,看完又能琢磨出点滋味的电影,现在太少见了。 你认为呢?
“片酬?我不要了。”黄渤这一笔划下去,划掉的可不光是个数字,更像是在娱乐圈那条“
心若向阳说汽车
2025-07-25 22:15: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