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名大学生溺亡的三个问题

领安看商业 2025-07-25 15:02:13
财经知识 6名大学生在企业参观中坠落溺亡 很可怕,也很简单,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6人救出后确认溺亡。 但暴露出的问题远没这么简单。 首先简单解释一下浮选槽是什么。浮选是金属选矿中的常用工艺,简单来说,矿挖出来以后,里面除了有想要的金属之外,还有很多不想要的岩石、砂土一类的东西。这个时候就需要把他们分离开来,浮选就是其中的一种。 具体的做法就是先把矿物全部磨成粉,然后放到药水池子里面。再向池子里通入空气,搅拌产生大量气泡。 由于金属矿物粉末和其他杂质的的亲水和疏水性不同,亲水性好的金属粉末就还是融在水里,而疏水性强的杂质就会黏在大量产生的气泡上,而被气泡带上水面。这样表面就成了像煮火锅一样的浮沫,可以除掉。剩下的就是需要的。 明白了基本原理,就可以更了解这个悲剧。 一问,救援手段。 这个不是普通的池子,大量的粉末是聚集在水面的,里面还不断有带着粉末的气泡上涌,基本上类似于泥浆。常规的什么放个救生圈,放个绳子一点用都没有,丢下去,人在里面看都看不见。也不可能派人下去捞。同时,水里还需要加入各种捕收剂、抑制剂等等,这些光是气味和毒性就足以让人上不来。这样的环境,应当有特定的安全设施。 现场参观,应该有工厂职工和其他老师同学在场。发现的应该是很及时的。这么及时的情况下,全部溺亡,说明要么压根救不了,要么没有真正有效的措施。如果是这样,压根不应该让人上去。 二问,安全监管。 越危险的东西,需要有越强的监管。家里住二楼,装防护栏可以矮。如果住十楼,就一定要高,这是常识。这么危险的环境,对站人设备的监测是否及时。如果承受不了这么多人的重量,为什么没有监管不让上。 三问,职业教育制度。 这次的事故是出在参观过程中。未来这样的参观、校企联合会越来越多。无论是本科、专科,向专业实操发展都是未来趋势,近年各类职业教育的文件出台,校企合作也在加强。各种带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还会越来越多,不可能都依靠出了事再来整改。 平时没出问题,因为正常生产情况下可能确实没问题。比如栅格板的承重,一两个人没事,学生多了,一次上个七八个就有问题了。不是所有场所都适合开放的,不能简单地一开了之。什么能去、什么不能去,学生是不知道的。只能依靠责任的划分来倒逼,企业、学校需要追责,行业监管也得要。靠情怀和责任感是管不住的,只有靠制度。

0 阅读:80

评论列表

LJ

LJ

2
2025-07-26 00:26

客观

用户10xxx83

用户10xxx83

2025-08-02 13:35

这才是正解!为什么要上去?组织管理问题才是最大责任。校方和带队老师也有重大责任。

领安看商业

领安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