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都不丢脸,近日,四川遂宁一位公职人员孙先生因下班后兼职送外卖引发热议。这位曾当过消防员、如今在船山区某单位从事纪检工作的孙先生,每天下班后骑电动车跑3小时外卖,日赚100多元,直言“像打游戏做任务一样快乐”!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的同事们也纷纷行动,有的跑代驾,有的开网约车…… 傍晚八点,四川遂宁的孙先生换下制服,跨上电动车,点开外卖软件,屏幕上跳动一个个待完成的订单任务。 作为当地纪检部门的一名公职人员,这是他下班后的第三份兼职订单。 自七月初单位允许公职人员从事副业的通知下发后,他成了同事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每天三小时的送单时间,能带来一百多元收入。 时间拉回2016年,安徽黄山歙县的副镇长洪升,也曾在下班后打开过类似的接单软件,只是他当时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境遇。
为了还债,他瞒着单位买了辆二手车,注册成滴滴司机,下班后和节假日接单到凌晨,每天只睡五个小时。 可不到一个月,他就在一次顺路接单时被出租车司机围堵举报,因“上班时间从事营利性活动”被免去副镇长职务,还被罚款5000元。 消息传开后,网上吵翻了天。有人算过账,他接了359单才挣2000元,被举报那天只赚了4元,靠体力挣钱贴补家用,没贪没占,有错吗? 也有人搬出规定,公务员不能搞营利活动,制度面前得一视同仁。 随后相关部门首次明确,公职人员只要不影响工作、不损害公共利益,业余时间开滴滴、送外卖是允许的。 政策的边界在争议中逐渐清晰,挂证取酬、有偿中介、违规兼职等六类行为被明令禁止,而体力劳动、投稿赚稿费、技能服务等,则被纳入合规范围。 更关键的是,提前报备并获批准成了硬性要求,孙先生正是走完这套流程后,才放心地开启了兼职生涯。 在遂宁当地,孙先生的选择已不算新鲜,他的同事里,有人下班后转起了方向盘跑代驾,有人开着私家车接网约车订单。 这些曾经被视为“不体面”的兼职,如今成了不少公职人员的“第二职业”。 如今孙先生依旧在社交平台分享送单视频时,常有人问他“会不会掉面子”,但他总是回复,都是服务行业,凭劳动挣钱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