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开始造谣了?外媒发文称,中国制造的歼-7造成了孟加拉国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空难事故,而该战机与歼10C同属成飞生产! 据媒体报道,7月21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晴空万里,却骤然被撕裂。一架孟加拉空军的F-7 BGI教练机在乌塔拉区的迈尔斯通学校和学院内轰然坠毁。 黑烟冲天,烈焰吞噬着草坪,扭曲的金属残骸触目惊心。官方确认至少19人遇难,50多名伤者被紧急送医,其中包括多名在校学生,一位12岁的三年级学生被送到医院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现场教师马苏德·塔里克的回忆令人窒息:走到校门口,感觉有东西从背后猛冲过来,爆炸声震耳欲聋,回头只看到一片火海浓烟。 战机撞穿学校铁栅栏,在建筑上留下巨大破洞的画面,成了这个南亚国家几十年来最惨痛空难的冰冷注脚。 然而在悲剧的硝烟尚未散尽时,法国媒体法新社的报道便急不可耐地抛出一个精巧的关联,这架引发灾难的F-7 BGI,可是中国制造!它甚至还是与歼-10C同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产品! 尽管法国媒体在字里行间中没有明说,但却处处散发着中国制造以及安全隐患的暗示。 并且,法新社在报道中倒也提到了一个关键事实,战机起飞后突发机械故障,飞行员曾奋力操控受损飞机试图远离人口稠密区。 这份职业勇气未能阻止悲剧,飞机最终撞上学校。然而,报道的聚焦点却牢牢锁定在中国制造的标签上,对孟加拉国自身维护能力的讨论轻描淡写。 这其中的双标,在对比另一场军事事件时显得尤为刺眼。仅仅两个月前的5月7日,印巴边境爆发激烈冲突。巴方宣称击落了5架印度战机,其中3架正是法国的骄傲“阵风”。 路透社援引美国官员消息,更直指中国歼-10战机在空战中表现神勇,可能击落至少两架印机,包括“阵风”。法国24电视台随后不得不承认,中国武器在实战中的表现远超预期。 然而当阵风折翼,法国国防部的回应堪称矜持典范,发言人韦尔内上校在记者会上谨慎表示“情况尚在迷雾中”,仅称若消息属实将是“阵风服役20年来首次实战损毁”,重点落在汲取经验上。 可轮到了中国制造的歼-7在孟加拉国出事,法国媒体的技术关切突然高涨,甚至不忘贴心提醒该战机与歼10C同属成飞生产! 这种联想手法,巧妙地将一架老飞机的悲剧,悄悄引向对中国航空技术可靠性的普遍质疑。这背后的算盘珠子,隔着大洋都听得噼啪作响。 然而当我们深入看孟加拉国这架坠毁的F-7 BGI时,其服役背景恰恰揭露了法媒选择性忽略的核心问题,机龄与维护。 公开资料显示,孟加拉空军的歼-7分三个批次购入,最早一批14架歼-7MB购于1989年,机龄已高达36年,第二批16架购于2006年,机龄19年,出事的F-7 BGI属于2012-2013年交付的第三批,机龄也达12-13年。 军事专家普遍指出,歼-7这类战机的合理使用寿命通常在20年左右。也就是说,孟加拉空军现役的歼-7机群,大部分已处于超期服役或接近寿命末期。 战机不是古董,越老越值钱。相反,高龄战机对日常维护、零部件更换、机体检测的要求几何级攀升。 在有限的国防预算下,这些老爷机能否得到充分、专业的保障,才是真正悬在安全头上的关键。 更深层看,法国在高端战斗机国际市场上正感受到中国前所未有的压力。昔日中东土豪们挥舞支票本争购“阵风”的场景,正被中国歼-10C等机型的高性价比和出色实战表现所冲击。 尤其是在印度这个法国寄予厚望的大市场,印军“阵风”被巴空军装备击落的传闻,更被法方视为心头刺。 此时渲染一架服役多年、维护状况存疑的中国产老式战机的事故,将其与代表中国航空最新锐力量的歼-10C强行关联,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一种市场焦虑下的舆论战术。 众所周知,歼-10系列战机近年来在国际防务展上大放异彩,其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已获得多个采购国认可。 参考资料: 孟加拉国空军一架教练机坠入校园,至少19死—— 观察者网2025-07-21 法国军方首次回应印巴冲突中“阵风”疑被击落—— 观察者网 2025-05-28
又开始造谣了?外媒发文称,中国制造的歼-7造成了孟加拉国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空难事故
紫瑶望烟霞
2025-07-23 13:09:4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