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粉丝问,为什么猪骑朕都去蒙古留学了,庙号还能定“英宗”?他哪里英明英勇了?
其实吧,庙号这玩意,除了“成文法”,也就是按照每个字啥意思来评价皇帝,还有一种“判例法”,也就是找一些和这个帝王有些相似之处的帝王,看人家用啥庙号,就给他上啥庙号。一定程度上,他的行为也进一步巩固了这个庙号的评价成分...
“英宗”这个庙号在猪骑朕之前,历史上有两个帝王用过,第一个是宋英宗,他不是仁宗亲子,继承合法性有争议,而且仁宗很纠结,一会把他接进来,一会把他弄出去,导致他的生活环境非常不稳定。他上位后,引发了“濮议”之争,算是对政权合法性的大讨论。
而元英宗是名字很动感的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之子。他少年继位,深受儒臣影响,推行汉化改革,限制蒙古和色目贵族的特权。但是这些改革遭到蒙古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最后元英宗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南返大都(今北京)的途中,在南坡店被杀,史称“南坡之变”。
有没有发现相似之处?
一定程度上,他们仨的在位合法性都收到了挑战,宋英宗是因为血统,元英宗是因为改革,明英宗是因为...留学;他们在位期间,朝政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内耗变故,宋英宗是因为“濮议”,元英宗还是因为改革,明英宗是因为...留学...又回来了....然后夺门之变诛杀于谦等等;宋英宗和元英宗在位都只有三四年,明英宗虽然前后在位22年,但是中间断开了,所以只从二次登基算,也不算长吧!
或者反过来,可能“英宗”这个庙号,暗含了臣子们对猪骑朕的祝福:
您要是和那俩英宗一样,早点去了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