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必须工作?在德国我躺着就能有钱!"这段充满怨气的视频,让乌克兰难民安娜(化名)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一骂成名"。 就在今年3月,这位金发碧眼的东欧女子举着手机,对着镜头大吐苦水。视频中,她抱怨中国没有像德国那样提供"躺赚"的难民福利,必须工作才能获得收入。这段仅有几十秒的视频,瞬间引爆了中国网友的怒火。 安娜的故事要从三年前说起。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她像数百万同胞一样逃离家乡。德国张开双臂欢迎这些战争难民,提供免费住房、医疗保险,每月还发放约4200元人民币的生活津贴。 "那两年简直像在度假。"安娜后来回忆说,"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刷刷剧,晒晒太阳,政府就会按时打钱。"这种"不劳而获"的生活,让包括安娜在内的许多乌克兰人逐渐形成依赖。 然而好景不长。2024年,德国政府发现财政不堪重负:有难民冒领补助,有人把津贴寄回乌克兰,更多人则拒绝工作。于是德国调整政策:有劳动能力者必须工作,否则削减福利。 "这不公平!"安娜愤愤不平。她不愿工作,决定另寻"福利天堂"。经过一番搜索,她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 初到中国的安娜,确实被这里的现代化程度所震撼。24小时不打烊的外卖、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移动支付的无缝衔接,这些在她看来都是发达国家才有的标配。 但当她走进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递来的不是想象中的"难民津贴申请表",而是一沓就业指导手册和岗位推荐表时,文化冲击才真正开始。 "服务员?要站八个小时?""文员?整天对着电脑会有辐射!""什么?穿睡衣面试不合适?这是侵犯我的穿衣自由!"安娜的求职之路堪称一场行为艺术展。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被问及职业规划时,她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希望找一份不用工作就能领工资的工作。" 这场风波最终以安娜离开中国告终。她在社交媒体上的告别语充满怨怼:"这里不适合追求自由的人。"而中国网友的回应则颇具哲理:"我们追求的是劳动的自由,不是不劳而获的自由。" 或许,安娜需要明白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永远的"免费午餐"。真正的尊严,永远来自于自食其力的双手。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 好看视频|乌克兰难民吐槽:在德国每月白拿4200,来中国居然还得工作? 文|知又 编辑|南风意史
俄罗斯最先进的导弹在基辅炸了三年,结果乌克兰高层们照样活蹦乱跳。最近普京终于回
【2评论】【3点赞】
用户10xxx18
其实她可以去洗头房躺倒赚!中国男人都懂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