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1995年,北京高考录取是怎样的?那时候,北京高考也是全国统一试卷。除上海考区单独命题外,全国实施了会考后的高考科目组试验方案,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高考“3+2”方案。 那时候,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顶尖高中垄断了清北录取名额,尤其是四中风光无限。以北京四中为例,1995年该校有93人考入清华、75人考入北大,占全校毕业生的60%以上。 那时候,还是考前填报志愿。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2015年改革前,北京绝大多数年份实行考前填报志愿,仅在1989年、1999年、2000年和2003年因特殊原因(如考试改革试点、非典疫情)调整为考后填报。 那时候,高考科目设置:文科考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理科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那时候,分值设定:数学120分、语文120分、英语100分、化学100分、物理100分、政治100分,理科还考生物70分。清北录取线可能在550-560之间。 上世纪90年代,北京高中以市重点为绝对核心。海淀的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依托高校资源,理科与竞赛强势;西城的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等以文科和综合实力见长,东城二中、五中及郊区潞河中学等也各领风骚。这些学校垄断尖子生源,硬件与师资远超普通校,区域上海淀、西城、东城集中了八成优质资源。 如今,全市高中格局有了变化。传统强校如人大附中、四中仍居顶尖,但十一学校、北京中学等新兴力量崛起;朝阳等过去薄弱区通过集团化办学提升显著,区域更均衡;评价从唯分数转向多元录取,国际教育分流增加,私立学校也占据一席之地。 时代在变迁,你我都在见证着。
30年前的1995年,北京高考录取是怎样的?那时候,北京高考也是全国统一试卷。除
苏霍姆林斯基
2025-07-20 06:53:15
0
阅读:160
IF YOU
我弟九年前考进的清华今年本校博士毕业了,清华分数线419,江苏卷难度比北京卷高太多了